8月30日,據媒體報道,新疆喀什有牧民在自家的草場發(fā)現一只奇怪的小鳥,伸長脖子一動不動,就像一件標本。
報道稱,8月27日,新疆喀什科克牙爾邊境的派出所民警正在轄區(qū)開展日常巡邏工作,遇到轄區(qū)牧民反映在草場發(fā)現了一只不明鳥類。結果經過民警的辨認,這是一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葦鳽。
民警表示,經過仔細檢查,發(fā)現這只小葦鳽并沒有明顯受傷痕跡,推測應該是由于近日持續(xù)降雨,小葦鳽的翅膀被打濕導致無法繼續(xù)飛行。
據了解,黃葦鳽在中國除臺灣、廣東、海南島為留鳥外,其他全部為夏候鳥。遷徙時間春季多在 4-5月遷到北方繁殖地,秋季多在9月末10月初遷離繁殖地。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沿沼澤地蘆葦塘飛翔或在水邊淺水處慢步涉水覓食。生性甚機警,遇有干擾,立刻佇立不動,向上伸長頭頸觀望。主要以小魚、蝦、蛙、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民警表示,由于小葦鳽生性膽小,善于偽裝,被發(fā)現時會長時間一動不動地站立,這是一種偽裝自己的行為,但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進食。
目前,已根據小葦鳽的習性對其進行了喂食,待其體力恢復后,便將這只小葦鳽放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