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系主任、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養殖設施與設備崗位科學家王紅英教授,帶領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福州綜合試驗站、紹興綜合試驗站專家一行到普安縣開展長毛兔養殖科技調研服務。
專家組一行先后趕往位于盤水街道平橋村、紅星村以及九峰街道保沖村的三個長毛兔養殖示范小區,現場查看我縣長毛兔養殖狀況,了解長毛兔產業發展規模與扶貧運作模式,并圍繞如何進一步優化兔舍養殖環境、科學定量飼養促進種兔健康以及兔糞干濕分離利用等多方面技術知識內容同我縣兔辦、貴州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進行探討交流。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系主任、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養殖設施與設備崗位科學家 王紅英:
目前,我們在現場看,確實有一些長毛兔,它的采食量,應該是說飼料定的量沒有采食完,那這樣的話,我們要對它進行標注,并且在今后是飼養管理過程中要及早的干預。還有一個呢,就是我們現在走進的這個兔舍,整個兔舍是靠自然的,窗戶啊通道啊進行通風,就是沒有進行人工對環境的這種干預,這一塊呢,有好處,普安這個地方,溫度還可以,但是在室內也有一些氨氣的味道,將來,即使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也要把兔舍環境的參數指標,二氧化碳啊、氨氣啊這些降下來,這樣有利于長毛兔的健康生長,也減少疾病的發生。
立足考察實際,專家組成員分別向各小區種兔養殖與兔舍建設提出了意見建議。他們表示,普安現階段長毛兔養殖各項工作開展穩中有進,產業規模已初具雛形。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將持續發力,不斷為普安長毛兔產業發展獻計獻策,提供技術服務支持,助力普安長毛兔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福州綜合試驗站站長 謝喜平:
其實我們作為農村山區,脫貧致富無非兩條路,一個是種,一個是養,作為養來說,長毛兔產業它是一個投資少、周轉快,對農民來說很好的這么一個產業。我們普安的氣候也非常適合(養殖)長毛兔,普安縣政府抓住這個優勢特色,是非常可取的。
記者:廖高林
編輯:王雙全
編審:張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