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是最大的慈善”,200多年前,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曾在其著作《國富論》一書當中這樣書寫道。2020年,隨著“直播帶貨”繼續火熱全年,不少直播間開進了偏遠的山區鄉村,不斷為公益注入商業的力量。
今年五一,據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消息,“帶貨一哥”李佳琦榮獲2020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5月4日,在咪咕視頻、人民視頻聯合發起的“聽見青春的聲音”五四青年主題活動中,李佳琦作為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以“帶貨中國青年”的特別演講,致敬每一位中國青年。
此前,憑借創造5分鐘賣出1.5萬支口紅的紀錄,李佳琦成為首位“出圈”的電商主播。截至2021年4月,李佳琦全網粉絲已突破 1 .5億人次。這期間,作為“新上海人”的李佳琦不僅以自己的影響力,不遺余力地向世界推介滬上文化,同時還不斷突破創新,提升直播專業性,帶動行業規范發展。
回顧2020年,正當烈火烹油的李佳琦選擇了放慢腳步,積極參與各項慈善公益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李佳琦在疫后幫助湖北、云南、福建、河南、黑龍江、新疆、西藏等十余個省(市、區)直播帶貨農副產品,累積銷售額已經突破兩億元。
從普通的主播一路走來,李佳琦用專業、創新、善良,煉成了一位合格的青春榜樣。
“帶貨”上海
2020年6月,上海市崇明區政府公布2020 年首批特殊人才引進落戶的公示名單,李佳琦赫然排在首位。半年后,李佳琦作為在線新經濟青年代表,正式增補為上海市青聯委員。
如今,李佳琦不僅成為了上海吸引人才決心的一張“行走的海報”,落戶上海一年,李佳琦作為“新上海人”也正致力于帶動更多人感受上海城市文化的獨特魅力,為上海作出自己的貢獻。
進博會期間,李佳琦與上海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楊揚和部分志愿者代表一起,在上海中心進行“向前進 博青春”第三屆進博會專場直播,共同為小葉子加油,獲得“青春進博推介大使”稱號。
之后,李佳琦還“空降”第三屆進博會消費品展區,參加央視新聞“佳琦帶你云逛進博會”直播。次日,李佳琦和吳敏霞一起來到進博會志愿者之家,探望進博會“小葉子”。其通過參與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及進博會新聞中心的主題VLOG拍攝,為大家展現了進博會不為人知的幕后。他的推介也讓上海“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更加凸顯。
“開路”直播行業
2021年2月17日,美國《時代》周刊發布了最新全球“下一代百大影響力人物榜”,李佳琦榜上有名,并被劃分到了“創新者”一欄。對于這位資歷極深的帶貨主播而言,李佳琦從未放棄過突破和創新,并不斷推動著整個行業的前進。
業內,李佳琦率領團隊首創由專業人員組成的QC質檢團隊,早在2019年雙十一期間,該團隊負責對產品的資質報告、合法合規、輿情口碑等方面進行審查,甚至會親眼驗證產品生產的車間、環境能否達到標準。
對李佳琦而言,帶貨不僅是把貨賣出去,更需要幫助商家改善產品,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好的購物體驗。
近年來,李佳琦致力于為國貨賦能。直播以外,李佳琦時常與新銳國貨的品牌開會,其憑借超過十萬種的美妝產品的試用經歷,和每場直播中對消費者直接反饋的洞察,不吝向他人分享經驗,針對產品的包裝、定價、營銷給出有效建議,也因此得以與累計十余個國貨品牌共同打造“爆品”,相關產品多達上百個。
作為線上主播,李佳琦更是嘗試打通線上和線下購物中心間的“次元壁”, 開創了購物中心與一線時尚主播合作的新模式。2020年11月,港匯恒隆廣場舉行煥新盛典,特邀李佳琦到場直播帶貨助力,共吸引820萬在線觀眾,互動量高達2700萬次,共計售出約6400件直播產品,交易金額破千萬。
發揮榜樣力量
熱心公益,是李佳琦近年來轉型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從過去每天都準時出現在固定的直播間里,到把直播間搬進偏遠貧困的山區,李佳琦2020年的直播場數減少了近100場,很多時候他都“在路上”。 據統計,李佳琦幫助多地直播帶貨農副產品,累積銷售額已經突破兩億元。
除此之外,李佳琦在捐款慈善方面不遺余力。疫情期間,李佳琦除夕夜開展武漢加油公益直播,為 “武漢加油”公益項目籌得捐款7140萬,同時向武漢捐助9000套醫用防護服,N95口罩40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7000只。2020年3月,李佳琦個人還向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湖北逆行者致敬行動”定向捐款100萬元。
2020年4月,李佳琦參加央視舉辦的“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專場直播,和央視主持人朱廣權組成“小朱配琦”組合,在直播間連麥向網友推薦湖北美食,吸引1091萬人次觀看,累計觀看次數1.22億,總共賣出價值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微博話題#朱廣權李佳琦直播#當天沖上了熱搜第一,直播畫面登上次日《新聞聯播》。
另外,在兒童教育、婦女健康、動物保護等方面,李佳琦均曾熱心捐款、捐物,包括: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設立“李佳琦愛心基金”,捐贈善款1000萬元援建希望小學;正式成為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愛它大使”,并攜品牌捐款170萬元;以所有女生名義捐贈了10輛母親健康快車,為偏遠地區婦女兒童提供免費的健康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