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能華微電子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信證券投資、金石投資旗下金石制造業轉型升級新材料基金聯合領投,廣州越秀產業基金、廣發信德旗下基金、勢能資本跟投,老股東上海善金、中信建投跟投,勢能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用于建設能華微電子在長三角地區的第二家FAB(制造車間)。
能華微電子CEO朱廷剛博士表示,和勢能資本這次的合作非常愉快,無論是梳理商業邏輯時深入地交流討論,還是交易過程中的頻繁溝通,都能感受感到勢能團隊對于氮化鎵行業的熱忱和對公司未來的篤定。勢能不僅是通過專業能力向資本市場傳遞公司價值、管理交易的財務顧問,更是愿意與公司共同思考,探討業務發展的伙伴和朋友。期待后續合作!
勢能資本創始合伙人朱思潔表示,半導體和新材料是勢能資本重點關注的兩大賽道,我們從2019年開始關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從襯底、外延到器件都有過系統性梳理,和能華相識的兩年中我們看到了公司在射頻和消費電子領域產業化的快速成長,同時也非常敬佩朱博士帶領團隊多年來的深耕和堅持, 我們期待與能華在未來的發展歷程中繼續攜手前行!
近年來,5G、大數據、物聯網的發展,使得市場對芯片半導體的需求不斷升級,以硅為代表的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在多年的研究和應用中,已經無限接近材料本身之于信息傳輸能力的“天花板”。
與此同時,第二、三代半導體材料逐漸走入行業視野,應用在衛星通訊、GPS導航等領域。其中,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在快充領域的應用已經十分普遍,小米、OPPO等廠商使用的快充充電器功率器件均為氮化鎵材料制造。此外,氮化鎵材料在5G射頻領域的應用市場也十分巨大。
專注于氮化鎵材料研發及生產的江蘇能華微電子成立于2010年,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夠自主研發氮化鎵外延片、功率器件和射頻器件的半導體企業,產品包括硅基氮化鎵外延片(EPI)、碳化硅氮化鎵外延片(EPI)、氮化鎵功率場效應管(HEMT)、氮化鎵射頻場效應管、GaN快充電源模塊設計等,貫穿半導體制造全流程。
技術方面,能華共擁有專利60余項,涵蓋從材料襯底到芯片完成的各個環節關鍵工藝。在多項國家牽頭的研發項目中,能華都有所參與,其中,以承辦的“863計劃”的“藍寶石襯底GaN功率電子器件制備關鍵技術”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專項下“GaN基新型電力電子器件關鍵技術”項目、國家發改委電力電子專項資金項目等為主要代表。在此過程中,能華建立了自身在氮化鎵材料領域的技術壁壘。
團隊方面,能華目前擁有50人的研發團隊,核心團隊成員10余人均有留美或海外學歷背景、10-20年的芯片半導體研究從業經歷,在硅、氮化鎵、碳化硅材料方面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其中CEO朱廷剛,博士畢業于美國德克薩斯奧斯汀大學,曾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MOCVD之父Russell Dupuis教授,積累了超過20年的研發及產業化經驗。
生產方面,能華采用在大型半導體廠商中推廣應用的IDM(垂直整合)模式,2013年建立了國內首條氮化鎵研發中試線后,能華迅速實現產品研發、生產和迭代,運行兩年即成功研制和生產出了基于硅基、藍寶石基以及碳化硅基的氮化鎵外延片。到2020年,能華所研發的氮化鎵功率器件在快充充電器的應用全面鋪開,目前張家港廠區產能趨于滿產,主要的服務客戶有榮耀、索尼、比亞迪、倍思、公牛等品牌。預計第二個籌建廠區建成投產后,月出貨量將達到3萬片。
關于能華未來2年的發展規劃,朱廷剛博士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加快建設第二廠區,從快充切入市場,加快能華在氮化鎵領域的布局,繼續深耕、不斷探索氮化鎵材料在5G基站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用團隊多年的積累和專注去驗證。”
本輪領投方中信證券投資表示:“氮化鎵作為最具應用潛力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之一,將為電子電力與微波射頻領域眾多場景的客戶提供超越硅基器件解決方案的更優選擇。能華團隊在材料外延、器件設計與晶圓制造擁有深厚的積累沉淀,中信證券投資將繼續支持江蘇能華促成氮化鎵的產業應用,為進一步提升我國科技競爭力貢獻力量。”
本輪獨家財務顧問勢能資本成立于2015年,是國內領先的科技投行,聚焦硬科技領域,以發現并成就中國頂尖的技術商人為使命。勢能資本秉持“發現價值,放大價值,傳遞價值”的理念,打造專業化、精細化、智能化的資本解決方案,以科技手段變革投行服務,深度賦能并陪伴更多卓越的科技創業者成為世界頂尖的科技領袖。勢能資本重點關注科技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車/工業軟件;5G半導體;生命科學等科技領域,截至今日,已幫助完成融資案例170余項,累計融資總額逾數百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