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臺街道永清社區“黃金繭”迎來收獲旺季,預計產量可達5800公斤,產值可達230000元。
“黃金繭”色澤金黃,與普通繭相比,個頭更大、品質更好、抗菌能力更強,繅絲后不需要化學染色,生產的絲制品更環保。為了幫助當地群眾獲得收益,永清社區牽頭成立了大毛坪村蠶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蠶桑產業。養殖大戶谷德平共養“黃金繭”30張,產量1000公斤,收入40000元。目前,谷德平“黃金繭”養殖場已幫助20余人就業,他表示,后期將擴大養殖規模,集中村里剩余勞動力從事“黃金繭”養殖,增加村民收入。“黃金繭”不僅讓谷德平掘到了金,也讓周圍群眾賺到了錢。
為了解決村民在養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大毛坪村蠶業合作社通過開展“三統一”“三免費”運行模式,統一入園,統一定種,統一收購;免費消毒,免費小蠶共育,免費技術指導,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通過集體經濟實行加工、烘干、銷售,集體經濟收入18000元,解決當地近100名勞動力就業問題,村民實現了增收致富的夢想。 南臺街道永清社區舒平志主任表示,永清社區今年兩季共養“黃金繭”300張,賣出鮮繭12000公斤,農民真正得到實惠480000元。下一步,永清社區將認真對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擴大桑園面積200畝,建設標準化蠶房800平方米,進一步做實做強蠶桑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來源:南臺街道辦 編輯:西充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