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根本性建設 什么是黨的根本性建設 決定黨的 政治建設 黨的根本性建設】黨的政治建設。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作為統領黨的建設全局的根本性建設,是黨的十九大關于新時代黨的建設作出的新論斷新要求,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這一黨建理論的重要創新,對于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意義重大。
拓展資料
黨的政治建設意義:
黨的政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根本前提和基本條件。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黨的政治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
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黨的政治屬性內在地規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本質和發展道路。黨的政治建設狀況,直接制約和影響著國家其他方面政治建設的方向、進程和效果。我國的政治發展實踐證明,無論是鞏固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還是長期堅持、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政治發展道路,都離不開黨的領導和黨的政治建設,必須首先確保黨在政治上的堅定性和先進性。
同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中,黨的領導既是重要內容,又居于核心和樞紐地位。黨的領導猶如“定盤星”,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突出強調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邁向新的更高境界的同時,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進步與發展。
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突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位和統領地位,明確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必須站在政治的高度,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為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提供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