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銀行的業務運作模式發生變化,從過去的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進入“場景金融”為王的時代。伴隨而來的是銀行交易從低頻向高頻轉型,加上銀行本身產品業務種類繁多,復雜的業務場景對銀行IT架構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中,民營銀行作為新型銀行,在創立之初就承擔著創新的使命,加上業務發展的競爭壓力,擁抱新技術、深耕數字化更加迫切。
IT架構轉型迫在眉睫
該銀行作為一家以打造產業鏈數字生態銀行為戰略目標的民營銀行,一直堅守普惠金融定位,緊密圍繞服務小微、服務三農、服務社區和創新創業,開展數字普惠金融的服務方式和業務模式創新。
然而,指數級增長的用戶及多樣性金融需求,在為銀行帶來商機的同時,也對其交付效率、穩定性、用戶體驗等帶來了多重壓力,IT架構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與挑戰:
運維壓力大:在傳統的IT架構下,任何新的需求都會涉及增加IT架構的復雜性,導致IT架構龐大,問題排查困難,在業務穩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諸多風險;
交付效率低:大部分系統應用部署采用傳統模式,手動更新代碼過程繁瑣,工作量大,導致新產品上線周期長,且易出現操作失誤,效率低下;
資源浪費嚴重:受互聯網金融、場景金融發展影響,業務出現高低峰的時段越來越多,傳統IT架構彈性擴展能力弱,導致低峰時資源空閑嚴重,此外,虛擬機本身資源消耗較大。
為解決以上問題,該民營銀行聯合時速云打造了容器云 PaaS 平臺,利用云原生技術提升系統穩定性和故障自愈能力,并加快集成創新和業務交付。
云原生技術重構IT架構
針對該民營銀行面臨的問題,時速云基于 kubernetes 技術,為其打造了新一代的容器云 PaaS 平臺,通過內部 Nginx 分配比例流量及微服務實例容器化改造,逐步完成從虛擬化平臺遷移至容器環境,簡化開發、測試、部署和管理的復雜度,提高應用開發和業務創新的效率。
時速云為該民營銀行提供的 PaaS 平臺建設方案,包含以下幾點核心功能:
采用適合于混合多云的云原生技術,極大地簡化開發、測試、部署和管理的復雜度,提高應用開發和業務創新的效率;
兼顧 IaaS 虛擬化的同時,加強物理機上運行容器云平臺的底層資源管理能力,逐步弱化 IaaS 層作用,突出裸機的性能優勢;
推動“以應用為中心”、“云原生應用”等理念,覆蓋應用的全生命周期治理;
集成主流數據及智能服務,使業務用戶以極低的成本快速應用新技術到業務中,加快業務創新;
通過容器監控、服務治理、服務網格、APM 等主要方式,收集各種資源、系統、應用、業務數據,保持數據一致性,為后續智能化運維、商業智能等提供大數據支撐。
基于云原生技術實踐的可量化收益
目前,時速云打造的容器云 PaaS 平臺已上線該民營銀行網貸核心系統、聯合貸款核算系統、核算文件系統、通用業務平臺、貼息系統等,帶來了可觀、可量化的效益:
產品迭代周期縮短60%:傳統方式產品迭代需要15天以上,容器化以后僅3天左右,周期縮短60%以上;
資源利用率提升45%:貸款核算系統、核算文件系統、通用業務平臺等系統資源利用率提升45%;
節約成本數百萬:低風險快速部署,效率提升顯著,資源的擴展及回收都很方便,節約成本數百萬。
實踐證明,云原生技術因其因其彈性、敏捷的特點,在滿足金融行業大容量、高并發、高峰值和高穩定性業務方面具備獨特優勢,云原生技術正在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選項。未來,時速云也將基于其在云原生技術領域的積累與經驗,助力更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之路上走的更快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