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晴隆縣碧痕鎮新坪社區采取集中授課、個人自學、撰寫心得體會等形式,認真抓好黨史學習教育,用學習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動力,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動員部署有“速度”。先后召開學習動員大會,第一時間傳達學習,動員部署。制定了《新坪社區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成立了由指揮所長為組長的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長負總責,黨總支部書記和第一書記具體抓,其他支委成員協助抓,四個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按照學習計劃、課程設置、時間節點迅速抓好四個支部黨員的學習教育,并隨時上報學習進展情況,真正做到“邊學習、邊運用、邊總結,讓學習體現在為民辦實事、解難事上,立說立行,讓學習體現在行動上,付諸行動,讓學習體現在干實事上,立竿見影。
為民辦事有“力度”。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新坪社區把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動力,吃透文件精神,明確重點和方向,把握標準和要求,制定為民辦實事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提示單,分階段、分層次、分目標完成任務。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上馬場至杉樹林公路損壞嚴重,需要硬化的問題,通過協調,上馬場至杉樹林公路已于4月份竣工;全社區環境衛生由彭光林、王從伍負責,較過去相比,環境衛生明顯改觀,群眾自覺性、主動性在干部的親力親為影響下,也明顯提高。
為民服務有“溫暖”。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社區組織畢業大學生召開參與鄉村振興座談會、主題黨日活動等,多形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大學生利用所學專業、黨員發揮長處,他們走進村寨、走進農戶、走進田間地頭,為群眾送關懷、送服務、送溫暖,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內生動力,實現基層干部服務群眾既有高度、又有溫暖,既接地氣、又接人氣。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共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2件,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3件,調解民事糾紛6件。
宣傳教育有“深度”。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社區圍繞“講什么、誰來講、在哪講,如何讓群眾愿意聽、聽得懂、能踐行”,社區采取群眾會、院壩會和送教上門、“村、組”“QQ”群組織學習以及請老黨員、老干部現場講黨史的形式,向群眾講好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為加大黨史學習教育的宣傳力度,還發動包保“十聯戶”干部,組織十聯戶學習黨史、了解黨史,讓黨史學習教育在村寨、在農戶、在校園、在企業都有黨史學習的氛圍,讓黨史學習教育在基層熱起來、火起來。
覆蓋工作有“廣度”。社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一是廣泛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學習教育;二是應用村民組QQ群、微信群、抖音等網絡搭建群眾參與學習教育的平臺,推動學習教育向村民組延伸,向村寨拓展,以最廣泛的學習教育形式惠及更多群眾、更多家庭;三是把學習教育與當前開展的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四逐四準”,村級換屆選舉、疫情防控等民生領域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真正實現“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