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立醫院對非在編人員的需求比例逐年增加及民營醫院的快速增長,各類醫院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社會化招聘員工越來越普遍,招聘渠道也越加多樣化,給醫院人力資源部門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
調查報告顯示,醫院的計劃招聘規模持續擴張,而招聘完成率卻愈發令人擔憂,30.9%的用人單位實際招聘完成率低至20%以下,僅有不足20%的醫院招聘完成率達到80%以上。不斷增加的招聘計劃和大幅度降低的招聘計劃完成率,進一步加重了醫院HR招聘壓力的同時,對醫院人事部門的招聘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以來,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新常態化的疫情防控,都給醫院的運營管理包括人才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對后疫情時代的醫院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
“新常態”下,醫院如何在堅守疫情防控底線的同時,打贏人才爭奪戰?在快速、高效招募到醫院發展所需人才的同時,還能兼顧塑造、推廣醫院品牌?
作為國內最大醫院ERP軟件供應商,望海康信致力于醫院高效運營及醫療生態價值鏈管理的數據運營服務商,追求把先進的管理理念與IT技術結合,推動中國醫院借助信息化手段達到精細化運營。
位于深圳特區的某三甲專科醫院,開放床位1000張。醫院新成立不久,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人才招聘引進重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人才吸引的外部環境看,醫改跨越十年,良好的區位優勢、高效的政府管理體制、一流的人才激勵政策,給醫院提供了優質的外部人才吸引環境。談到內部的招聘工作時,人事處主任的笑容有點苦澀。
他介紹說,不同的崗位在招聘簡歷模板、流程、環節等方面有較大差異,加上各種渠道來的簡歷格式不統一,只能依賴人工逐一挑選,這種方式費事費力,導致招聘季人力資源部工作壓力非常大,全處一起加班加點搞招聘是常事。
為了高效引進人才,并給領導提供充分的決策支持,醫院與望海康信合作了全景人力項目,圍繞招聘需求建成了招聘管理系統和招聘門戶。截止當前,已發布校園招聘職位53個、社會招聘職位128個,收到簡歷1300余份。
從匯總各科室招聘需求、一鍵發布招聘公告、自動精準篩選簡歷,到與相關用人部門共享簡歷,最后候選者錄用,環環相扣、高效流暢,極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事處的工作負荷,提高了招聘效率。通過人才庫,增強了人才儲備,解決了緊急情況下找不到合適人員的燃眉之急。
西北某省級三甲綜合醫院,開放床位1200張。近年來,醫院領導強調抓住機遇,圍繞醫院實施的“精品戰略”、“重點學科建設工程”,滿足各學科持續高漲的人才需求,吸納“新鮮人才”,從而驅動醫院醫療水平發展。
而現實是從2020年初開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壓力持續,各地疫情期間出行政策要求參差不齊,醫院無法像以往那樣召集多個科室,跨省輾轉多地,集中現場人才招聘,候選者也無法順暢出行,無法冒著疫情風險到醫院集中現場面試。高素質人才緊缺,醫院面臨人才招聘危機。
于是,該院人力資源部部長牽頭,集思廣益,聯合望海康信的全景人力項目組,探索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無接觸式”的人才招聘。
2020年12月初,醫院上線了望海云招聘系統。根據本碩招聘計劃、博士招聘計劃,在醫院官網發布招聘崗位84個,讓候選人在線注冊、投遞簡歷。
2021年1月底,經過精心設置的簡歷自動篩選條件,從海量的簡歷中自動篩選出1119份來自全國各地的高質量簡歷,正式進入人才篩選環節。更令人欣喜的是,往年的簡歷相對單一,來源主要取決于醫院去哪里組織現場招聘,而今年簡歷的區域分布更廣,人才素質更高,簡歷質量更高。
面對前來交流取經的同行,該醫院人力資源部部長感慨地說,危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危機之中往往蘊含著機會,今年的無接觸式招聘給醫院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更高的效率、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為后疫情時代的醫院人才招聘工作提供了新的參考借鑒。
除了疫情的沖擊,財政補助的消減對公立醫院運營的影響也不容小覷。2020年國家醫保局對公立醫院的撥款將同比減少近三成。數據顯示,不同類型的公立醫院財政支出下降幅度略有不同,其中綜合公立醫院2020年的預算數同比去年下降了41.8%。多重壓力之下,醫院對后疫情時代的人才招聘提升效能、精細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實,不僅是人才招聘,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方面也面臨來自醫院內外部越來越高的要求。除了日常管理需要,人力資源系統也必須要著眼于醫院整體發展、運營管理的需要,要符合醫院信息化跨部門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的發展趨勢。望海康信將以信息化技術持續為醫院健康發展蓄力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