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有三種可能,一種是欣欣向榮,一種是倒閉關門,一種是不死不活。欣欣向榮固然好,這意味著你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你一手經營的企業正朝著你所期待的方向發展。但你要時時保持警惕,有時候,上升與下降就在一念之間。倒閉關門也并非是壞事,及時收手關門大吉而已,即便是失敗,你也可以從中獲得很多經驗,有一天還可以東山再起,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最可怕的是陷入泥潭,不死不活,苦苦掙扎,每天都有新希望但又沒有結果。每天拼命干,一年下來只是維持溫飽而已,經歷了一年又一年,看不到變化的可能性在哪里。
堅持是成功的前提,但堅持不是傻傻地一根筋走到底,而是要審時度勢,分清楚是在堅持還是在維持,該堅持就堅持,如果是在維持就果斷轉型或者放棄。
維持是沒有意義的,維持不但不可能帶來成功,反而會喪失成功的機會。就像在沙漠上種地,戈壁上打井,工作再努力、堅持再久、投入再多,都不可能成功,而同樣的隊伍、時間和資金,如果換一個肥沃的土地耕種,或者換一個有地下水的地方打井,早就成功了。我經常會看見一些非常優秀的創業者在做著維持的事,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深感痛心。
如果發現事情不可為,一定要敢于轉型或者放棄。
轉型不是失敗,放棄也不等于失敗,因為轉型之后可以有新的機會,放棄之后可以從新的方向開始,為了維持的維持才是最大的失敗。
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偉大企業都是由轉型而來的。幾乎沒有一個企業最后成功時的業態和剛開始創業時是一回事的。
諾基亞,成名于手機,起步于造紙和橡膠鞋;三星,出發時賣雜面和面條,成功于電器;任天堂,最初的產品是紙牌;夏普,最初的產品是機械鉛筆;Skype,起步時做的是文件共享軟件KaZaA;惠普,第一個產品是阻抗式聲頻振蕩器;推特,創始人本來想做的是播客平臺……
這說明,他們都放棄了一個維持的方向,選擇了能夠讓自己成功的方向。
轉載自孫陶然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