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釋放鼓勵購房信號!11月超80%城市新房價格下跌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1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
數據顯示, 11月新房價格上漲城市9個,上漲城市數量連續6個月減少,新房價格下降城市59個,占比超84%。 11月僅3個城市二手房價格上漲,上漲城市數量連續8個月減少,二手房價格下降城市62個,占比90%。
整體來看,11月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超0.3%,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近0.4%。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表示,11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延續下降態勢,同比漲幅持續回落。
10月以來,央行、銀保監會等發聲糾偏房地產信貸,支持合理購房需求。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信貸適度寬松,到樓市成交量由下行轉為上升需要2-3個月時間,之后還要經歷1-2個月市場才可能迎來價格拐點。
郭毅認為,從當下來看,“穩中有降”仍為樓市主旋律。 12月新房、二手房價格大概率仍處于穩中下行狀態,明年上半年市場有望迎來寬松或上行機會。
全面降準落地 釋放1.2萬億利好誰 央行降準原因是什么?
12月6日,央行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加強跨周期調節,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
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從國際看,2021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景氣度有所回落,能源價格上漲、供應鏈緊張制約了各國經濟復蘇。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恢復的態勢并不穩固,消費復蘇乏力,投資增速不及預期。同時,經濟恢復存在結構性矛盾,部分領域和中小微企業仍較為困難。
“央行此時全面降準,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有助于穩定市場主體的信心和預期,促進實體經濟穩步持續恢復,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健康發展。”董希淼稱。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后續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各市場參與主體和銀行接觸時,獲得貸款的空間比較大,便利性更高。降準使得房企的資金壓力可以更快得到緩解,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