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中小學生睡眠時間達9小時#】#中國學生的睡眠時間變多了# 據@中國新聞網 消息,22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圍繞加強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介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
會上介紹,全國98.7%的學校建立了睡眠狀況監測制度,96.1%的小學和97.4%的初中上午開始上課時間做到“小學不早于8:20、初中不早于8:00”的規定要求,少數地區因為時差原因制定了符合當地實際的作息時間。
7714萬份家長無記名問卷反映,秋季學期有76.2%的學生睡眠時長達到或接近“小學10小時、初中9小時”的規定要求,比2020年底有關調研結果有較大提升,有的學校還提供了午休時間和條件。總體上看,睡眠時間改善取得了積極成效。
【拷問西安疫情,千萬人口重鎮應急表現何以如此】#西安重鎮應急表現何以如此# “混亂。”說起這周的前兩個工作日,西安教師楊萌脫口而出。
對今年即將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貝拉來說,西安的疫情更是讓她不知所措。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是陜西其他城市的考生,考點在西安的西京大學。昨晚陜西省雖已針對受疫情影響的考生做出了新的安排,但如她一樣省內跨市的考生仍面臨“跨市從嚴”的巨大難題。“要么放棄考試,一年努力打了水漂;要么冒著感染風險去西安,返鄉還需要自行承擔隔離費用等一切后果。”說到這里,看不到在低風險地區考點借考希望的她失聲痛哭。
在疫情陡然進入快車道的當下,這座城市的應急管理系統正備受拷問。就目前來看,作為一個省會城市,西安在科學防控、精準防控和常態化防控三個方面表現并不理想。
一位滯留在西安北站的乘客在社交媒體上還分享了自己被政策徹底搞暈的經歷。“排隊1小時核酸,12小時后出結果,買動車票后再用1小時去高鐵站排隊1小時,被通知需要開街道辦事處證明,于是退票;坐車1小時去街道辦排隊半小時,街道辦的人說,低風險區不需要證明,拿著24小時內核酸即可;錄音后,再花1小時返回高鐵站,高鐵站人員表示必須有證明;又返回街道辦,核酸已超時,又去排核酸;12小時后拿到證明去街道辦,街道辦讓去社區開證明,去了社區先寫承諾書,寫好后蓋章,再去街道辦蓋章開證明;到了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領導正在協商,等著等著,核酸報告又超時了……”
誠然,疫情防控之下樁樁件件都是大事,但在全國應對疫情已有近兩年的經驗下,一座千萬級人口規模的省會城市,在壓力之下的應急表現如此,難免令人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