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愛奇藝和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聯合出品,愛奇藝社會責任聯合呈現的脫貧攻堅主題網絡紀錄片《勞生不悔》2月23日在京舉辦開播發布會,該片深入記錄發生在云南省怒江州、四川省涼山州和貴州省黔東南州的扶貧故事,將于2月24日中午12:00在愛奇藝獨家上線播出,以免費的方式呈現給用戶。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處處長夏斐,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處副處長崔樂,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處干部李嘉源,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總裁王曉暉,愛奇藝副總裁、總編輯王兆楠,愛奇藝副總裁楊海濤,愛奇藝燦然工作室總經理齊康,《勞生不悔》導演王強、黃宛露、杜海等主創團隊成員,以及片中的扶貧干部和紀錄片主人公也來到現場,共同出席今天的開播發布會活動。
呼吁文藝工作者發揮積極作用 傳遞扶貧故事
適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重大歷史節點,成為時代的記錄者,將扶貧故事帶到廣大觀眾面前,是所有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愛奇藝積極響應“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號召,以扶貧一線的人和事為切入點,真實記錄2019年至2020年脫貧攻堅關鍵年份扶貧故事的愛奇藝自制網絡紀錄片《勞生不悔》應運而生。該片通過不同人物視角,展現國家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健康扶貧等扶貧措施,由點及面,以普通人物反映大情懷,以真實故事彰顯正能量。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在發布會致辭時表示,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重要要求,策劃發起了“講好中國扶貧故事——北京網絡視聽節目創作計劃”,聚合優勢資源,賦能創作主體,以影像之筆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多維度、多視角詮釋圓夢小康的歷史進程,推出了一系列網絡文藝佳作,拓寬了網絡視聽節目的精神光譜,引領了現實主義創作的新風尚。其中,《勞生不悔》是“講好中國扶貧故事”創作計劃重點項目,細致描繪了脫貧攻堅歷程的真實狀態,彰顯了一線干部群眾的博大情懷和堅韌精神,記錄了扶貧工作取得的偉大成就,獻上了一部用心用情用功的網絡紀錄片佳作。
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也發來公函表示,《勞生不悔》創作團隊深入云南省怒江州、四川省涼山州、貴州省黔東南州等地區,通過跟蹤拍攝扶貧干部、社會幫扶人士、貧困群眾等不同群體,從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健康扶貧、電商扶貧、東西部扶貧協作等不同選題角度切入,生動展現脫貧攻堅中的典型案例和感人故事。紀錄片《勞生不悔》正式播出,對于展示脫貧攻堅生動實踐,反映脫貧攻堅成功經驗,講好扶貧脫貧故事,具有積極作用。
回應脫貧攻堅時代主題 以互聯網之力為扶貧故事插上翅膀
相比于影視作品,紀錄片具有紀實性強,即時反應社會事件或現象的優勢,能夠快速將觀眾帶入真實環境中,身臨其境地與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近年來紀錄片的發展如火如荼,涌現出大批記錄生活、反映時代、主題多元、內容豐富、視聽語言考究的優秀作品。
《勞生不悔》歷時兩年記錄拍攝,抓取脫貧攻堅事業的典型內容,以深入人心的真實故事彰顯脫貧攻堅的偉力,成為脫貧攻堅成果的展現形式之一。
王曉暉在回憶《勞生不悔》拍攝過程時表示,記錄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也是與偉大時代同行的過程。面對戰勝貧困這場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實踐,作為記錄者,我們感到肩上的責任,并始終充滿敬意和思考。《勞生不悔》不吝嗇對奮斗者的贊美和褒揚,也不回避扶貧路上偶爾閃現的彷徨和問題,試圖用影像構建時代的真實記憶,展示擺脫貧困的真招實策,思考更廣泛的現實意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愛奇藝將持續發揮新時代記錄者的作用,以精品力作記錄時代故事,傳遞時代精神。
愛奇藝燦然工作室總經理齊康在發布會中說到:“這部紀錄片是我們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的指導下,與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云貴川三地扶貧干部和老鄉共同創作的成果。我們的制片團隊數十次調查走訪,與地方專家、導演團隊等相關群眾群體反復溝通,希望能夠找到獨特的創作切入點。深處其中,我們更深切認識到脫貧攻堅的偉大和不易,作為影視工作者我們也有責任參與其中。我們希望《勞生不悔》能夠成為一部記錄真實人物和真實中國、傳遞主流價值觀的網絡紀錄片,為建黨百年獻禮。”
此外,紀錄片中出現的扶貧干部與幫扶對象也不遠千里來到發布會現場。其中“云南怒江”篇的導演王強、被拍攝人物管延萍醫生、謝成成醫生和張幗卿醫生,率先為大家帶來在怒江州的健康扶貧故事。三年當中走訪了上萬戶的村民、做家庭簽約的管延萍醫生,與建立當地兒科門診的謝成成醫生,和規范醫療、規范門診病歷、帶教當地醫生的張幗卿醫生,一起共同為貧困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四川涼山州”篇的導演黃宛露、涼山州昭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吉色方森、被拍攝人物“懸崖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共同聲情并茂地談起這幾年“懸崖村”的巨大變化:從前的村子信息閉塞、交通閉塞,在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水電這些基本生活保障已經穩定,實現5G覆蓋之后,村里的小伙子們通過直播讓家鄉農副產品能夠銷往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鋼梯路變成了致富路,“懸崖村”真正實現了從“無”到“有”。
“貴州黔東南”篇的導演杜海、被拍攝人物黎平縣蓋寶村扶貧第一書記吳玉圣、七仙女代表(大姐)張國丹的到來,更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他們向現場觀眾介紹起三年多以來利用短視頻直播帶貨的良好成果。在他們富有侗族元素的直播中,逐漸積累起幾百萬粉絲并打響“七仙女”的品牌,800多場直播、超過1億元的帶貨額,成功帶火家鄉特產的同時,也令侗族文化走到全國觀眾面前。
記脫貧故事,愿中國美好!高山峽谷、陡崖險灘,鄉親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迫切希望通過勞動摘掉貧困帽子的愿景,這些脫貧攻堅路上奮斗者的日常,每一幀畫面都令人動容。在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愛奇藝持續創作和播出扶貧主題優秀網絡影視作品,并開展扶貧項目,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下,愛奇藝發揮媒體屬性優勢,記錄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以影像致敬和歌頌為脫貧攻堅做出貢獻的人們。愛奇藝出品了中國首部獻禮建黨百年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網絡劇《約定》,制作播出了扶貧主題網絡紀錄片《勞生不悔》,播出了扶貧題材網絡電影《毛驢上樹》《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按下葫蘆起來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