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1中建投信托綠色金融論壇暨綠色信托品牌發布會”在上海召開。會上,主辦方中建投信托發布綠色信托品牌“青源”,現場嘉賓就綠色金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研討和分享,加深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探索,倡導業界發揮資源整合優勢。
綠色金融發展趨勢
自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以來,中央多項會議為綠色金融發展指明方向。信托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發揮與生俱來的創新基因及制度優勢,支持實體經濟向綠色轉型。作為行業最早探索綠色信托業務的公司之一,中建投信托通過多種方式為綠色能源企業提供項目資金。發布會上,中建投信托闡述了企業發展綠色信托業務的初心與方向。會上,多名業內專家和學者就綠色金融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研討,中國信托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蔡概還、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徐洪峰、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公用事業高級分析師鄒佩軒、聯合赤道環境評價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景允等嘉賓發表講話。
綠色金融的發展
中國信托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蔡概還首先發表主旨演講,明確講述了信托業協會在2019年起草的《綠色信托指引》的立意、意義,以及該指引對信托公司的指導作用。蔡概還鼓勵信托公司積極踐行ESG投資理念,加強ESG管理,完善ESG信息披露。信托公司應不斷加強信托文化建設,將國家低碳、零碳目標與行業自身的深化轉型有機結合。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徐洪峰則重點展望了碳中和背景下的綠色金融發展。徐洪峰表示,盡管當前對私人和公共資源所需氣候投資的估計存在較大差異,但各機構的統計數據均傳遞了相同信息:全球氣候資金所需的數量遠遠大于現今已投入的數量。應當通過政策激勵、產品創新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推進氣候投融資發展,以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實現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目標。綠色金融是目標,更是機會。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公用事業高級分析師鄒佩軒重點分析了碳中和下的投資機會展望,指出碳中和背景下,我國清潔能源行業成長確定性及空間超過此前預期,新能源將成為能源領域最強成長賽道,應優選龍頭行業標的,積極布局投資新能源企業助力工業化轉型。
積極實踐綠色金融
結合當下綠色債券的發展現狀,聯合赤道環境評價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景允表示,綠色債券為我國綠色產業融資提供了高質量可依賴的融資工具,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到綠色環保產業,具有審批效率高、融資成本低等多方面優勢。2021年2月,全國首批6只“碳中和債”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標志著碳中和背景下綠色債券的又一次創新。
作為本次論壇的發起單位,中建投信托總經理助理邱旭天介紹了公司在綠色信托領域的投資實踐以及發展規劃。中建投信托早在2015年便著手開展綠色信托業務,發行了浙江省首單碳排放信托項目“盈碳1號”,配合交易對手參與碳排放權的投資交易。4月21日,公司在綠色資產證券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成立綠色ABN項目“光大綠色環保ABN”,儲架規模20億元,首期發行規模5.89億元。未來,中建投信托還將在綠色信貸、綠色資產證券化、綠色股權投資、綠色債券、碳金融、綠色公益慈善信托等6個方面積極實踐,積極提供多樣化的綠色金融受托服務。論壇最后,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聯合赤道環境評價有限公司以及本次論壇主辦方中建投信托共同簽署了綠色行動倡議書,向業界發出了綠色低碳的倡議,切實推動實體經濟向綠色化轉型。
為進一步推動綠色信托業務實踐,中建投信托還在本次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了公司綠色信托品牌“青源”,寓意著“純凈美好、不忘初心”。深化公司轉型的“青源”,既承載了中建投信托對綠色金融未來的美好愿望和企盼,更傳遞了公司堅守信托本源,履行受托人定位的發展理念,為助力國家碳中和布局、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