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間,潤達醫療發布2020年年報及2021年第一季度報告。受益于疫后遞延需求的釋放,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69億元,同比增長0.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0億元,同比增長6.61%。2021年一季度,潤達醫療更是交出了營收、凈利同比大增58.88%、189.78%的亮眼成績單。
公告顯示,盡管2020年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使得終端醫院的需求大幅下滑,但隨著疫情的趨穩,防控進入常態化,潤達醫療各項業務穩步開展。自第二季度開始,公司單季營收、凈利潤便開始環比大幅改善,第三季度已實現同比增長態勢,此后單季業績逐步提升恢復至疫前增長水平。
近年來,潤達醫療穩步推進商業服務板塊與工業板塊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公司已從IVD流通行業龍頭逐步轉型為國內領先的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商。
商業板塊穩健發展 加快推動全國縱深布局
年報顯示,目前潤達醫療的服務范圍已覆蓋全國各主要區域,同時通過自建和投資合作等方式,業務規模和服務正向著各地區縱深深入。憑借著超過10年為醫院客戶提供整體綜合服務的經驗優勢,潤達醫療在全國積累了大量優質的客戶資源,截至2020年末,公司已累計為全國4,000余家各級醫療機構提供專業的體外診斷產品和技術服務支持,服務客戶數量位居同行業前列。
2020年,潤達醫療繼續積極拓展市場,核心綜合服務性業務客戶數量及收入逐步上升,其中集約化業務及區域檢驗中心業務快速鋪開,下半年新增客戶近50家,貢獻營業收入12.51億元,同比增長11.33%。而隨著成功經驗的不斷積累,憑著潤達醫療豐富的客戶優勢,該項業務未來有望快速在全國進行復制,規模效益不斷顯現的同時,也為工業板塊高毛利自產產品的銷售帶來協同。
此外,潤達醫療的第三方實驗室業務作為集約化業務及區域檢驗中心業務的補充,亦在2020年取得不俗成績。公司下屬兩家第三方實驗室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57億元,同比增幅達到251.43%。
工業板塊快速成長 差異布局擴大品牌影響力
潤達醫療的工業板塊依托著自主品牌的持續發力,亦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2020年,潤達醫療工業板塊實現收入4.14億元,同比增長47.74%。其中,IVD產品研發生產業務實現營收3.06億元,同比增長20.53%;醫療信息化業務實現營收1.08億元,同比增長313.03%,顯現鮮健活力。
經過多年的市場開拓,潤達醫療的自產產品在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領域市場份額已牢牢占據國產品牌龍頭地位。同時,公司持續加大自產產品的研發生產力度,以新產品研發中心為依托,不斷提升整體的研發水平。在鞏固糖化、質控等產品國內領先水平的情況下,潤達醫療的生化、化學發光、POCT等產品不斷取得突破、逐步放量,為下半年公司業務的快速恢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0年,潤達醫療累計投入研發費用8710萬元,同比增加46.48%。在新產品研發端的大力投入為潤達醫療的高毛利自產產品的市場競爭提供了核心支撐,而公司渠道和服務優勢也為新產品的快速應用和推廣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
業務協同效應顯著 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潤達醫療商業服務與工業協同發展的格局,不僅是傳統IVD流通行業轉型的宏觀必然,也是公司管理層對自身核心競爭力內生發掘而形成的發展戰略。
較之傳統的藥品流通,潤達醫療的集約化和區檢中心業務盈利能力更強,毛利率高出5%~15%。其背后依托的正是公司長年積累的全國網絡、客戶資源和服務能力優勢。而在模式打通后,輕資產運營的商業服務模式可以快速復制,加之下游客戶的服務粘性,進一步推動了潤達醫療工業板塊的自產自銷,并使公司能針對客戶需求不斷進行研發的良性循環發展。
在核心競爭力和資源互補的協同效應下,2020年潤達醫療期間費用率保持平穩,同時經營性現金流亦健康成長。2020年,潤達醫療實現經營性凈現金流為3.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12%,整體資金使用效率提升顯著。
浙商證券研報表示,潤達醫療已實現“研發-生產-流通-服務”全產業鏈打通,借助自身IVD產品流通龍頭的渠道及客戶規模優勢,既可以使自產產品導入渠道后快速放量,又可以借助自有產品成本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成本控制增值服務,各項業務有望互相促進,加速成長。
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西南證券研報指出,我國醫院實驗室檢測成本市場規模前景廣闊,隨著醫保控費、DRG政策(按照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逐步推進,醫療機構對于院內集約化/區域檢驗中心業務的需求不斷提升。根據其測算,2019年潤達醫療在院內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服務商中市占率約15%,長期看假設到2025年市占率提升至26%,潤達醫療的集約/區檢中心業務收入將突破82億元。
公告顯示,潤達醫療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14元(含稅),合計分紅將達0.66億元,占凈利潤比例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