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12時,今年第6號臺風“煙花”(強臺風級)登陸浙江省舟山普陀沿海地區;7月26日9點50分前后,“煙花”在浙江嘉興平湖市沿海地區第二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高達10級,具有路徑復雜、影響范圍廣、風雨潮疊加、登陸后陸上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等特點,中國二冶集團位于浙江地區多個項目將受到“煙花”影響。
中國二冶聞“風”而動,高度重視、快速響應,迅速進入防臺狀態,深入貫徹對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即組織相關單位召開專項工作會,迅速部署受臺風影響的浙江各在建項目防臺防汛準備工作,密切關注當地災情變化,積極與當地政府對接,在關鍵時刻積極配合、響應政府號召,彰顯央企責任與擔當。“煙花”剛進入東海之時,一場與臺風賽跑的在建項目人員安置轉移、制定相關防范措施、做好防臺防汛準備工作,在中國二冶浙江地區各項目部迅速展開。
未雨綢繆 壓實“雙防”責任
7月23日,“煙花”中心位于浙江省象山縣南偏東方大約670公里的臺灣以東洋面上,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橙色預警,中國氣象局維持臺風三級應急響應。“煙花”來臨之前,中國二冶在浙各在建項目未雨綢繆、加緊部署,嚴實防臺防汛責任,嚴陣以待全力防范。
為認真貫徹落實浙江省各級政府及中國二冶關于防臺防汛工作要求,二級公司領導第一時間深入浙江地區各在建項目部,從責任分工、現場風險隱患排查到勞務人員安置、防臺防汛救援物資儲備等情況,逐一安排落實;并強調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確保以最充分的準備和最有力的措施迎戰“煙花”,全力保障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各項目部立即行動,深入踐行“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理念,切實將安全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堅決克服麻痹僥幸心理,組織全體人員召開項目部“防臺防汛”專題工作部署會,全面落實政府部門及兩級公司工作要求,部署“雙防”防御工作,制定相關措施,積極應對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風險。
各在建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相關負責人為副組長的防臺防汛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項目部防臺防汛工作的協調、指導和督查工作,統籌部署做好應急防范措施,確保安全渡汛。并結合項目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快速完善修訂應急搶險預案;對各施工單位下發防臺防汛工作要求,成立應急搶險救援小組,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安排專人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及時搜集掌握有關部門發布的雨情、水情等信息,確保防汛信息及時、準確、暢通,切實將防臺防汛工作落到實處。
逆風而行 展開排查防治
“煙花”肆虐下,有些人逆風而行,有些事溫暖人心。
“煙花”預警就是號角,防臺防汛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中國二冶浙江地區各項目黨支部接到氣象預警后,積極組織“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沖鋒在前,按照當地政府《建筑工人人員集中轉移安置方案》,及時聯系對接安置點、大巴車負責人,制定轉移路線、對周邊環境進行實地落實,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就此展開。中國二冶行動迅速、效率極高,在極短的時間內成功安全轉移并妥善安置400余名勞務人員,做到現場無人留宿且無遺漏,成為轉移安置點內首個完成轉移安置的施工企業,彰顯央企速度。
風雨將至,但安全隱患未除,身著“中冶藍”的建設者們總是不放心。現場人員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后,項目防臺防汛領導小組逆風而行冒雨深入施工現場,對臺風天氣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逐一排查,當場發現問題,當場加固整改。為了防止出現人員反流,項目部堅持夜間巡查制度,對施工現場及作業生活區進行值守,做好現場基坑降排水措施,防治基礎泡水及雨水倒灌,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勠力同心 筑牢后勤保障
在臨時安置點內,身著“中冶藍”的建設者們神情疲憊,剛剛值過夜班的管理人員,顧不上更換汗水浸濕的衣衫、裹滿淤泥的褲腿穿梭在人群中,為大家送上熱乎飯菜、礦泉水、方便面等餐食,以及應急藥品、生活必需品等。由于安置點內人員較多,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松懈,項目“青年突擊隊”的團員青年們自告奮勇沖在一線,為所有人員發放口罩、定期測溫,不定時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使大家在臺風肆虐的情況下深深感受到這群“中冶藍”帶給他們的溫暖。
與此同時,各項目物資部提前采購、布置好防汛沙袋、抽水機、雨衣、水泵、急救箱等應急工具,并加強大型設備運行管理及安全檢查工作,勠力同心,筑牢后勤保障。
面對狂風暴雨的無情,我們從不坐以待斃。中國二冶浙江地區在建項目在做好人員轉移、備足防汛搶險救災物資的基礎上,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除項目部值班人員以外的其他管理人員與勞務人員,共計50余人上報參加搶險突擊隊,做好政府救援力量的“補充劑”。
一座座堡壘堅不可摧,一面面黨旗逆風飄揚。一枚枚黨徽閃閃發光,一顆顆紅心勇往直前。作為央企,中國二冶始終發揚“雷厲風行、使命必達”的企業作風,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筑起防臺防汛堅實堤壩,彰顯央企社會責任與擔當。(劉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