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中指研究院主辦,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中指控股(CIH)承辦的“2021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九屆產城融合投融資大會”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隆重舉行。福星股份蟬聯“2021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財務穩健性TOP10”,并再次獲得“2021值得資本市場關注的房地產公司”稱號。
2020年,武漢遭遇“黑天鵝”事件,樓市經歷了冰凍期、修復期、穩定期,作為以武漢為中心的本土企業旗幟,福星股份在逆境中采用多種措施讓業務重回正常軌道,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項目的收尾工作,同時做好辦證、項目定位、設計等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統籌推進,實現無縫銜接,確保全面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全年經營情況穩定,資產負債率、凈現金流等各項指標表現穩定,資產負債率控制在合理水平,福星股份2020年末資產負債率為76.58%,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為66%,凈負債率為97.67%,現金短債比為0.53,三道紅線為黃色檔。
福星股份堅持適度的擴張步伐與謹慎的拿地策略,嚴控風險以維持穩健運營,守住了安全財務線,有效提升公司的財務彈性。同時,采用市場化手段,綜合運用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債券、定增等多渠道融資,為房地產業務的開發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走出了一條穩健發展的獨特之路。
身處疫情中心的福星股份,能夠克服諸多困難,實現業績保持平穩態勢,總資產實現穩健增長,債務結構合理,資金流正常,各期債券順利兌付,綜合實力可見一斑。其2021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18.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65%。
城市更新領跑者,區域深耕打造護城河
福星股份的房地產業務,由子公司福星惠譽控股有限公司展開,核心業務涵蓋住宅開發、商業及物業經營管理、產城融合、生態農業、文旅產業等領域。
作為國內最早進入“三舊”改造(城中村改造、舊城改造和棚戶區改造)領域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本著“為政府分憂、為百姓造福”的企業宗旨,走差異化和專業化路線,先后參與武漢、北京等地的“三舊”改造。自2019年起,公司確立了繼續推進“強化核心優勢、聚焦重點區域、深化全國布局、完善產業生態、做大資本平臺”發展戰略,在深耕武漢市場的同時,已在“京津冀都市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成渝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12個主流城市群穩步進行戰略拓展。路線圖上,繼續以武漢為主,聚焦粵港澳,優先布局廣州、寧波、西安、成都等重點一、二線城市,努力擴大項目儲備規模,壯大綜合實力,進一步構建公司跨區域、全國化的發展格局,擴大品牌影響力,并成功開拓美國、澳洲等海外市場。
身為城市更新的領跑者,福星惠譽聚焦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核心經濟圈及中西部重點城市群,在規劃設計、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商業配套、物業服務、產城融合等領域全方位為中國的城市更新提供科學系統的解決方案,已累計投入城市更新改造資金超千億元,完成更新改造面積超2000萬平方米,相繼推出了福星惠譽•國際城、福星惠譽•水岸星城、福星惠譽•東湖城等一批標志性的品牌項目。
另據福星股份年報披露,累計土地儲備情況顯示剩余可開發建筑面積506.56萬m²。公司基于對于廣州市場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持續看好和深化全國布局的戰略,將廣州區域列為下一步布局重點,2020年6月份,福星股份與中國金茂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舉行廣州城市更新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共同拓展廣州城中村改造項目。
縱觀國內上市房企,主要以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為發展路徑的企業相當稀缺。大部分房企對于一二級聯動開發相當謹慎。主要由于舊改項目一般拆遷時間較長,遺留問題較復雜周期長,拆遷難道較大,對資金需求及項目把控要求很高。因此如果對項目運營把控能力不足,將導致較大的經營風險。因此上市房企中絕少以這一模式作為獲取項目的主要模式。
而我國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較快發展,一二線及部分熱點城市土地資源日漸貧乏,土地市場持續的熾熱,同時隨著城市發展及升級需要,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成必然出路,城市更新或開啟房地產增量時代,越來越多的舊改項目需要推進,三舊改造將越來越被地方重視。城市更新市場規模空間巨大,將成房企業務新的增長點。
福星股份作為舊改城市更新的標桿性企業,相對其它二級開發房企則具有天然的先發領跑優勢及核心競爭力,可以說,公司已發展成武漢舊改城市更新龍頭,也是全國舊改城市更新的標桿性企業,競爭優勢突出。
同時,在疫情影響下,房地產企業的區域分化加劇,從城市能級來看,隨著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逐步退潮疊加購買力局限,強一二線城市“成交主力”的定位愈發清晰,部分弱二線和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回調壓力較大;從城市群來看,珠三角等城市群表現突出,10月東莞等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居百城前列。優質“區域”型房企如福星股份(武漢城市群)長期深耕下其產品線更加成熟,充裕優質土儲或享高增長溢價,形成企業的護城河,一方面在同一個區域地塊多,開發節奏就有調整空間;另一方面管理半徑小,強運營可保障現金流安全。
住宅物業管理服務邊界持續延展,城市服務新藍海
2020年住宅物業管理行業成為資本市場亮點之一,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公共衛生事件的沖擊下,物業管理企業的收入未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業績亮眼;第二物管企業在防疫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社會形象大幅提升;第三政府推出社保減免,作為人力密集型行業,物管企業顯著受益。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2019年物業行業在管總面積約221億平,預計2020年和2021年將保持每年約10億平的增量。同時物業行業的服務邊界在持續延展,從住宅業態到非住宅業態,從社區服務到城市服務。城市服務擁有較大的市場,不少頭部物業公司已經與多個城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更具吸引力與競爭力的城市。福星股份早在2015年進行大物業轉型積極部署,設立“福星智慧家物業”,目前福星智慧家物業眾籌的面積規模持續增加,運營平臺搭建逐步成熟。
公司方面表示,當前物業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隨著AI、IOT等技術的進步并在行業付諸應用,社會信息化、智慧化的潮流勢不可擋。福星智慧家必須積極在打造“智慧社區綜合解決方案”的方向上發力,為傳統物業企業服務升級、降本增效提供智慧家屬性的解決方案,為業主的社區生活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新形勢,新定位。福星智慧家作為“智慧社區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要率先幫助中國物業服務綜合實力百強、“紅色物業五星級”企業惠之美物業實現信息化、智能化,促使其實現轉型升級,將其打造成為科技引領型的“新物業”標桿企業,為在智慧家聯盟企業實現全面的信息化、智能化樹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