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全線收漲,維持強勢狀態。上證綜指周漲0.99%,深證成指周漲2.88%,創業板指周漲6.29%,漲幅較前一周有所擴張。北向資金6月凈流入729.6億元,上周凈流入102.31億元。北向資金流入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醫藥方向較多,流出有色金屬、煤炭、家電方向較多。上周A股總體呈現高位盤整的格局,周一周二繼續上行,周三周四周五,A股的調整主要因素是外圍市場大跌。
7月4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滬指低開0.17%,深成指低開0.36%,創業板指低開0.62%。港股方面,香港恒生指數開盤跌0.77%。恒生科技指數跌0.39%。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消費板塊跌幅居前,新奧能源跌5%領跌藍籌,小鵬汽車跌超5%。
截止午間收盤,滬指漲0.14%,深成指漲0.9%,創業板指漲1.35%。整體來看,盤早盤震蕩走高,創業板指領漲。盤面上,豬肉板塊大漲,天康生物(002100)等漲停。醫藥股走強,猴痘概念、CRO等方向大漲。電力板塊震蕩走強,贛能股份(000899)5連板。賽道股方面,光伏、儲能、鋰礦等板塊較為活躍。整體來看,早盤市場熱點較為散亂,輪動較快。下跌方面,芯片股集體調整,多股跌超5%。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2300只個股下跌。
消息面上,星紀時代今日正式獲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權,并取得對魅族科技的單獨控制。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催生了大量新業態、新模式,消費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生態融合勢在必行。未來智能汽車、智能手機兩個行業的賽道不再單調,兩者不再各行其道,而是面向共同用戶的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體驗的一體融合關系。通過布局手機業務,消費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可以實現超級協同。
電力板塊繼續走高
7月4日,電力板塊繼續走高。截至發稿,贛能股份5連板,建投能源(000600)2連板。京運通(601908)、皖能電力(000543)等多股漲停。
消息面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表示,全國煤炭供應保障能力大幅增加,有助于保障火電企業生產經營。機構認為,在復工復產與高溫熱浪的疊加下,三季度整體用電量需求有望大幅反彈。今年如果再次出現輪流停電情況,一方面有望倒逼政策利好進一步釋放,另一方面有望徹底扭轉市場對電力行業中長期景氣度預期,帶來電力行業板塊性機會。
鈦白粉概念股大幅走高
7月4日,鈦白粉概念股大幅走高。截至發稿,攀鋼釩鈦(000629)、中核鈦白(002145)雙雙漲停,安納達(002136)、惠云鈦業、金浦鈦業(000545)、龍佰集團漲超5%。
消息面上,近日國內多家鈦白粉龍頭企業上調鈦白粉產品價格。據相關數據顯示,以氯化法為代表的金紅石型鈦白粉含稅出廠價格已處于1.9-2.2萬元/噸之間,處于歷史高位水準。
二級市場上,自四月底指數開啟向上通道以來,鈦白粉板塊也不甘居于人后,持續走強,近3個月以來,板塊指數漲幅達到33..7%,跑贏同期大盤指數。
豬肉概念股走強
農業板塊4日盤中拉升走高,豬肉股表現亮眼,截至發稿,天康生物、正邦科技(002157)漲停。
消息面上,據報道,7月2日晚,一份國家發改委擬于7月4日召開會議分析近期生豬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的會議通知在網絡流傳。該會議通知發給相關協會和養殖企業等。通知稱,將提醒相關企業保持正常出欄節奏、避免盲目壓欄,提出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要求,研究保持生豬市場平穩運行的相關措施。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不缺豬,但過度壓欄導致近期價格過快上漲,后期8-9月集中出欄又很可能導致價格快速下跌,不利于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國金證券(600109)表示,在行業盈利預期改善的情況下,當前生豬養殖板塊的投資關注點已經從“去化程度”轉移至后續生豬價格的演繹,建議從企業的經營風險度、出欄量增長彈性、出欄量兌現度、經營管理水平、估值情況等多維度選擇標的。重點推薦:牧原股份(002714):成本領先,成長確定性強、溫氏股份(300498):資金儲備充足,近期成本有效控制。
儲能概念股震蕩走強
7月24日,儲能概念股震蕩走強。截至發稿,創業板股同飛股份、科信技術(300565)20cm漲停,三川智能、金盤科技、博力威漲超10%,祥鑫科技、德業股份、山東章鼓(002598)、國網英大漲停。
消息面上,國家能源局官網近日發布了《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文件提出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不得選用三元鋰電池、鈉硫電池,不宜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電池。
市場可能整體仍處在反彈區間
對于當前市場走勢,中金策略指出,短期來看,考慮到接下來一段時間國內增長數據逐步修復、資金面仍維持相對寬松且疫情修復預期逐步強化,市場可能整體仍處在反彈區間,后續要根據內外部政策、增長修復、疫情演繹及海外市場情況來把握節奏和結構。建議關注資金寬松與疫情修復兩條主線。
國海策略指出,我們延續對市場樂觀的判斷,國內基本面是弱復蘇+溫和通脹+流動性寬裕的組合,外部環境則是美債利率見頂回落+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對股票市場較為有利,業績和估值都能擴張,結構上我們在7月相對看好價值板塊,消費和金融有望取得超額收益。配置方面,重點關注經濟復蘇斜率加快驅動下的消費以及金融,包括三條主線,一是疫情防控政策邊際放寬、PPI-CPI剪刀差收斂,受益于消費復蘇的核心賽道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二是順應地產后周期、且政策重點扶持與刺激的可選消費板塊,包括汽車、汽車零部件、家電家居等;三是階段性關注金融起舞。7月首選行業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非銀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