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業低碳轉型面臨多方挑戰

      2022-05-05 10:14:14

      自3060氣候目標提出以來,各大型能源、資源及工業企業圍繞能源轉型、“雙碳”目標紛紛制定計劃,并取得一定成效。作為資源型和能源型產業,石化行業是我國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之一,約占工業部門碳排放比例的10%,碳排量在工業領域居于前列。該行業能否在2030年前達峰,對工業部門能否按時達峰以及峰值的影響巨大。

      那么,在“雙碳”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加高效地利用石化資源?4月28日,德勤中國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下稱石科院)共同撰寫的《邁向2060碳中和,石化行業低碳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發布。發布會上,多位石化領域專家就當前石化行業如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中國石科院院長李明豐對包括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石化行業作為我國交通能源和基礎化工原材料的重要保障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此過程中也排放著大量二氧化碳。我國每年在石油煉制與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近6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近6%,碳減排對于石化行業來說是一項現實且緊迫的任務。”

      白皮書指出,石化行業碳中和應遵循技術驅動、價值引領,堅持先立后破、循序漸進,將通過各個環節的不斷脫碳,經歷碳減排(2020-2025)、碳達峰(2025-2030)和碳中和(2030-2060)三個階段。

      我國石化行業低碳轉型難在哪?

      數據統計顯示,全球化學品和石化行業溫室氣體排放占總排放量的5.8%,其中3.6%來自能源使用,2.2%來自工業過程。盡管相比鋼鐵、水泥等工業行業,石化行業的碳排放總量較低,但碳排放強度偏高,能效利用率低于世界先進水平。因此,產品具備燃料和原料雙重屬性的石化行業低碳轉型對保障能源安全、助力能源轉型、落實全經濟領域碳達峰和碳中和有重要意義。

      但不容忽視,石化行業低碳轉型面臨多方面挑戰。

      首先是低碳轉型戰略規劃亟需推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全球超過2200家企業已經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積極制定與《巴黎協定》目標相一致的企業減排目標。自2022年起,上市企業需依法披露包括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相關信息。監管方、投資界和消費者期待高碳企業采取科學、有效、透明的減排行動,低碳轉型戰略規劃是企業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的有力工具。然而,大部分石化企業尚未制定與《巴黎協定》目標或國家自主減排目標相一致的目標及行動方案。

      其次,石化企業由于生產流程復雜,產品種類眾多,且面臨經常性的生產調整,普遍缺乏系統、成熟的碳資產核算管理方法與工具,碳資產管理能力提升面臨挑戰。

      同時,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有待推進。國際能源署指出,要實現既定目標的碳中和,要求節能提效對全球二氧化碳減排的貢獻率需達到37%。多方測算表明,節能與能效提升對我國實現2030 年前碳達峰目標的貢獻率更是要達到70%以上。我國石化企業的能效水平相較于世界先進水平仍然偏低,亟需通過能量轉換、能量利用、能量回收多個環節的優化實現能量利用效率的提升。

      用能效率也亟需提升。國際能源署指出,要實現既定目標的碳中和,要求節能提效對全球二氧化碳減排的貢獻率需達到37%。多方測算表明,節能與能效提升對我國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的貢獻率更是要達到70%以上。我國石化企業的能效水平相較于世界先進水平仍然偏低,亟需通過能量轉換、能量利用、能量回收多個環節的優化實現能量利用效率的提升。

      除此之外,產業格局和盈利模式面臨升級、低碳發展標準體系建設亟需加快都是我國石化行業低碳轉型的挑戰。

      如何做到高效利用石化資源?

      作為復雜的流程工業體系,石化行業在碳減排過程中面臨基礎數據弱、制約因素多、減排任務重等多重問題,石化行業科學降碳之路任重而道遠。

      但與此同時,“伴隨石化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趨勢,以碳中和作為遠景目標,既是行業本身面臨的時代挑戰,也是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競爭力、實現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機遇。”德勤中國石油、天然氣及化學品行業領導合伙人蕭耀熙表示:“去年國內疫情防控全球領先,經濟強勁復蘇,油氣化工行業抓機遇迎挑戰,主動作為,行業恢復和轉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面對重重壓力和挑戰,我國石化行業如何高效利用降碳技術,從而助力加快實現碳中和?

      德勤中國石油、天然氣及化學品卓越中心主管詹偉祥向記者分析,我國實現石化資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尺度合理、成于先立后破,同時要與維護發展權益相結合。他建議,首先應該通過政策引導、商業和社會合理的調控,逐步養成良好低碳的油氣消費習慣,從而高效地利用石化資源。

      白皮書也提出了具體的路徑:在石化行業不斷優化產業與產品結構的同時,從排放來源分析,石化行業可以通過能效提升及工藝改進、使用替代原材料等方式減少直接排放,通過使用綠色電力減少間接排放,通過構建循環經濟、開發生產綠色低碳產品、優化運輸和儲存等方式減少產品價值鏈排放,利用碳捕獲、利用和存儲技術(CCUS)使用碳抵消機制等能夠幫助石化行業減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整體來看,石化行業的減碳路徑眾多,同時各路徑之間還存在多種耦合與相互影響的可能,各減排路徑不僅相互依賴,還相互制約。白皮書中提到,能效提升、工藝流程改進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過程碳排放,材料循環利用可一定程度上實現全生命周期碳減排,但這些減排手段還不足以實現凈零排放。CCUS技術雖然是實現凈零排放的關鍵技術,但其應用場景亟需拓展、技術經濟性尚需大幅提升。因此,石化行業需要重新平衡并探索多種技術組合進行減排。“石化行業低碳轉型需要重新平衡三大類技術,即:降碳技術、零碳技術以及負碳技術。”白皮書指出。

      德勤中國能源、資源及工業行業領導合伙人郭曉波總結道:“國內外油氣行業今年發展的主基調仍是恢復和轉型。展望未來,在中國緊跟世界步伐,力求達成‘雙碳’目標承諾的大背景下,白皮書建議企業應化挑戰為機遇,積極擁抱產業變革、順應低碳發展趨勢。在白皮書中描述的2060模型測算情景預測下,通過于不同時期采用對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貢獻碳減排的碳減排技術組合,典型煉油企業可實現凈零排放。”

      關閉
      精彩放送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好看的亚洲黄色经典| 爱情岛论坛网亚洲品质自拍|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亚洲av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