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百度又開始了高層輪崗。
5月5日,記者從百度獲悉,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今日發布內部信,宣布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情況,強化組織能力建設,公司決定進行新一輪的干部輪崗。
這其中,原本負責百度“最大錢袋子”的原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負責人、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轉崗成為百度“第二增長曲線”智能云事業群組(ACG)負責人。
在網絡廣告大環境持續疲軟,百度核心的網絡廣告營收占比有所下降的大背景下,百度智能云業務被視作是百度新的增長曲線。而曾經被李彥宏評價為“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沈抖在公有云業務上,還能否再次復制他過往的成功經驗?
百度云換帥
原本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組的負責人由公司執行副總裁、CTO王海峰兼任,這次輪崗后,沈抖將獨立負責這一業務。記者從百度方面了解到,伴隨這次調整,百度網盤也劃歸了ACG。
沈抖2012年加入百度。2019年5月,隨著百度原搜索公司負責人,百度“二號人物”向海龍辭職,搜索公司戰略轉型為移動生態事業群組,沈抖晉升為高級副總裁,并全面負責這一業務。目前,他負責MEG已經整三年。
MEG主營的廣告業務,一直是百度的最大收入來源。2021年,百度網絡營銷收入為740億元,占據百度核心(剔除愛奇藝之外的收入)952億元收入的近78%,比上一年下降約6個百分點。
目前,百度這一最大錢袋子,也是最成熟的業務,由剛晉升為集團資深副總裁的何俊杰擔任,并直接向李彥宏匯報。與畢業于計算機專業的沈抖不同,何俊杰是投資、財務背景出身,2019年才進入百度任集團副總裁,負責百度的投資并購部、戰略投資管理部。有業內人士在跟記者交流時認為,何俊杰來負責這一業務,也透露出在網絡廣告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百度最成熟的廣告業務將轉向精細化經營的信號。
據記者了解,百度上一次大規模高管調整還是發生在2019年。2019年2月,百度對當時擔任公司副總裁的吳海鋒、鄭子斌、沈抖啟動干部輪崗,但三人中最終留下來的僅有沈抖一位。
2019年的百度高層大調整不僅如此。當年3月,百度還宣布原總裁張亞勤退休。當年5月,除了上文提到的向海龍辭職,沈抖晉升,還包括百度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劉輝退休,百度創業“七劍客”之一的崔珊珊全面負責百度人力資源工作。王海峰也是在當年5月晉升為百度集團CTO。
第二曲線尋增長
沈抖此次負責的百度智能云業務,已歷經過多輪組織架構調整。
2018年年底,百度宣布了智能云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云事業群組(ACG),同時承載AI to B和云業務的發展,由百度副總裁尹世明負責,向張亞勤匯報。
2019年9月,百度又宣布智能云事業群組與CTO體系融合,尹世明團隊轉向集團CTO王海峰匯報。次年,尹世明離開百度,擔任微盟集團COO。
對于此次沈抖掌舵智能云,李彥宏在內部信中稱,“期望他帶領ACG團隊,加快落實云智一體戰略,實現規模和健康度的量變到質變,為百度第二曲線發展建立新的功勛。”
百度云是百度規劃的第二成長曲線。百度首席財務官羅戎今年3月在業績電話會中曾透露,百度智能云2021年實現全年總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去年四季度營收52億元,同比增長60%,“智能云業務對百度非廣告營收增長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羅戎當時這樣說。
但與其他幾朵云相比,百度云在規模上還有追趕的空間。
從披露收入的幾家國內云廠商來看,2021年自然年,阿里云營收為792.5億元,華為今年3月宣布其云業務在2021年營收20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此外,三大運營商中,電信天翼云在2021年的收入實現翻番,達到279億元。
而IDC對去年第三季度中國公有云( IaaS+PaaS )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期阿里云以38.24%的份額排名第一,騰訊云以10.92%的份額位居第二,華為云以0.18%的市場份額差距位居第三,中國電信和AWS分別以接近9%和7.23%的份額位居四五名,而百度智能云則以3.97%的份額位居第六。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記者表示,百度云注重技術強調突出智能,但目前應用場景少,特別是在阿里、騰訊、華為等云廠商下大力氣拓展的政企市場,百度云的整體優勢反而不太明顯。他同時認為,沈抖過去的經驗更多在于廣告領域,但“廣告用戶和云用戶不在同一個頻道,這種經驗很難實現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