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的陶瓷都是易碎品,需要輕拿輕放,不然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將其摔得粉碎。但近日科學家們研制出的一款新型納米材料則打破了人們對陶瓷易碎的刻板印象。
近日,來自我國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李惠教授、徐翔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段鑲鋒教授共同合作,研制出了一款在超高溫下既能保持非常出色的隔熱性能,還能表現出極強機械柔性的陶瓷氣凝膠。
據介紹,此前研制出的陶瓷納米級氣凝膠的隔熱效果十分有限,不僅密度低,導熱性和柔韌性都不佳,故難以應用在消防員服上。但這款新型陶瓷氣凝膠則能完美解決上述問題,即便是暴露在1000攝氏度之上的超高溫中也不會分解。
【資料圖】
圖源:論文
為了研制這款氣凝膠,研究人員采用了靜電紡絲的方法,產生了一種類似于棉花糖的陶瓷材料。然后,他們將所得材料折疊成“之“字形鋸齒狀圖案,以這種加熱方式可將材料的質地從玻璃態變為納米晶體。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硬核上手,將由該材料制作而成的厚度為1.0厘米的ZAGs板直接放在手上,并用丁烷噴燈火焰(約1300℃!)加熱頂面。加熱5分鐘后,發現板底部的溫度保持在僅37℃的溫度,在人體的耐受范圍內。
圖g則為研究人員以身試材料
圖源:論文
該款陶瓷氣凝膠預計之后將可以廣泛應用在制作消防員防護服的布料中。
該論文名為“Hypocrystalline ceramic aerogel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at extreme conditions”,目前已經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6月29日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
延伸閱讀
比頭發絲還細!MIT科學家研發超強納米材料,可抵抗超音速微粒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