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日元貶值被視為日本經濟的福音,有利于豐田等汽車出口商。但最近日元暴跌疊加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一些企業和消費者受到了沉重打擊,“福音”這一說法引發人們的質疑。
周三,據彭博社報道,日本鋼鐵聯合會主席Eiji Hashimoto發出警告,現在日元貶值帶來的負面沖擊是“前所未有”的,雖然鋼鐵制造商和其他制造商從過去日元疲軟的幾個階段中受益,但目前能源和材料成本飆升意味著“這次完全不同”。
此前文章提及,各國央行加碼收緊政策之際,日本發起了為期四天的無限制購債狂潮,以鐵腕手段力壓債市收益率。而日元慘遭暴跌,一個月時間貶值10%左右,接近15年來最低水平。
事實上,日元走弱多年來一直是利弊并存之事,一方面提高了出口商在海外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的利潤,但另一方面也推高了進口商的成本,使海外收購變得更加昂貴。
小企業和消費者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如今,日元疲軟,加上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成本飆升,對較小的制造商,如日產汽車供應商、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大和制造Yamato Manufacturing Co.來說弊大于利。
Yamato高管Hidemi Moriya指出:
我們的材料越來越貴,這對我們并沒有好處。
一些材料的成本在過去一年里上漲了15%左右,預計未來一年還會漲更多。日本企業原材料價格以40多年來的最快速度上漲,2月份鋼鐵價格上漲25%。
作為一個小供應商,大和完全沒有能力轉嫁高成本。在汽車行業,小公司議價能力很弱,公司利潤率將受到較大打擊。
消費者也感受到了壓力,汽油價格飆升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電費和煤氣費也在持續上漲。
35歲的Sakiko Takasawa是埼玉縣一家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她說:
由于每天開車上班,燃油價格的上漲對她的影響尤為嚴重。
很多不同商品的成本都在一點一點地增加。盡管我想在便宜的時候囤積一些東西,但幾乎等不到降價促銷了。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面臨著今年的夏季選舉,其意識漲價引發的不滿情緒正在發酵,上個月決定以補貼方式緩解價格上漲。
現在還沒有到滯脹階段
不過,對豐田等汽車制造商而言,日元走軟仍是一個福音。
在最新的財報中,這家汽車巨頭表示,在截至去年年底的九個月里,日元走弱使其營業利潤增加了4450億日元(36億美元)。同期,受益于匯率走勢,本田利潤增加了1270億日元,而日產則獲得了470億日元的外匯暴利。
日本商業游說團體日本經濟協會會長Masakazu Tokura也沒有過于擔憂。
Tokura認為,匯率波動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如果日元繼續走軟,材料成本繼續上升,而經濟增長仍然不溫不火,才會看到滯脹,現在還沒有到那個階段。
不同的聲音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日元走軟對經濟的凈影響仍然略為積極,但收益可能不均衡。
明治安田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Yuichi Kodama表示,總體而言,日元走弱對經濟仍然是積極的。但需要警惕的是,匯率走勢對不同經濟參與者影響的不平等正在加劇。
日本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堅持認為,日元走弱對日本整體而言是積極的,這表明盡管能源成本上升對家庭造成了影響,但日本銀行仍準備繼續采取寬松措施。
最新的數據顯示,東京3月份的通脹率同比上漲0.8%,為兩年多來的最快水平。在日元貶值影響下,能源價格上漲了26%,創下41年來的最大漲幅。同時,預計從4月份起,日本全國范圍內的通脹率將加速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