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納社保是有期限,比如社保里面的養老金,需要繳納滿15年才能使用。一旦它繳納的時間滿了15年之后,自己也即將到了退休年齡,每個月可以拿到一定的養老金,這時人們會關心價格數字。那么,社保交滿15年退休能拿多少?社保交滿15年退休能拿多少養老金...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社保交滿15年退休后能拿多少錢的知識,跟著華律網小編一起看看吧。
繳納社保是有期限,比如社保里面的養老金,需要繳納滿15年才能使用。一旦它繳納的時間滿了15年之后,自己也即將到了退休年齡,每個月可以拿到一定的養老金,這時人們會關心價格數字。那么,社保交滿15年退休能拿多少?
社保交滿15年退休能拿多少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于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
根據規定,“本人繳費工資平均指數”每個單位是不相同的,一般在0.6至3之間,即以計算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至300%為基數繳費,主要是考慮收入水平的差異,收入高繳費指數就高,但不超過3。
知道了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接下來就舉個栗子。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那么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能領的錢有這么多: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能領的錢有這么多: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社保交滿15年后可以不再交費。如果有單位,即使繳滿15年,但職工還未退休的,企業還得繼續繳費,直至退休;個人繳納社保的話,可停繳,也可繼續繳納,根據當地政策,肯定也是繼續繳納好,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