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位總體可分為"非字型"、"側方位"以及“斜線型”三種車位。我們先來講講側方位停車的技巧以及常見問題。側方位可以說是都市里比較常見的一種車位,也是比較容易停的一種車位。唯一的問題就是,這種停車通常都在道路兩邊,停車時必須“速戰速決”,要不然會被后方車輛催促。這種車位有兩種比較實用的停車方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學。
后視鏡倒車法
之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后視鏡倒車法”,是因為汽車后視鏡在整個倒車過程中一直要用到,對汽車能否順利倒進車位起著決定性因素。
第一步:
先將車開過車位,判斷該車位是否能夠容得下自己的車。如果確定可以容得下,就將車往前開至與車位前車大致齊平的位置,兩車橫向相距約一米。然后調整右后視鏡的角度,盡量往下調,直到能看到右側車輪為止。接著就往右打滿方向,開始倒車。
注:
1.為了保護助力轉向泵,這里所指的“打滿方向”是先把方向打到頭,然后稍微回撤一些。
2.文章所指的“往左”、“往右”打方向都是以駕駛員視角為參照物。
3.后視鏡調節這一步,通常不可忽略。但如果對自己車很熟悉,能夠很準確的把握車輛與路肩的距離則可忽略這一步。
第二步:
車輛移動之后,視線立馬從右后視鏡移到左后視鏡,注意觀察左方來車和障礙物。在打滿方向的情況下慢慢倒車,一直到左側后視鏡完全看到后車的車頭時,這時回正方向繼續往后倒。視線轉到右后視鏡,并通過右后視鏡查看右側情況。
第三步:
通過右側后視鏡,觀察右后輪與路肩的距離,覺得可以時往左打滿方向,然后盡可能讓車靠近路肩,但又要保持足夠距離讓車身可以擺直。
第四步:
當車身差不多都進入車位后,車主要通過扭頭方式或者倒車輔助系統判斷與后車距離。當然,如果車位狹小的話,最好是找個幫手在車外觀察和提示。
往右回正打方向,調整前后距離,就大功告成了。
★ 后視鏡倒車要領總結:
1.距離要盡可能接近1米(不能貼車太近,也不能離車太遠);
2.倒車不要偷懶,后視鏡一定要向下調節好,可以幫助精準倒車;
3.倒車過程中速度一定要控制好,緩慢進行;
4.發現看位失誤無法倒進去時,不要原地多此細微調整,重新出來調整位置再 倒一次;
5.倒進去以后要調整好與前后車的距離,確保其他車輛可以出去,利己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