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文學家利用南非的 MeerKAT 望遠鏡,觀測到了迄今為止最遠的“超脈澤”現象,距離地球約50億光年。
“脈澤”(maser)是“受激放大微波輻射”(Micro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英文縮寫的中文音譯,可以理解為宇宙空間微波波段的激光現象。“超脈澤”則是存在于河外星系中一種劇烈的脈澤輻射,其光度比銀河系內的同類脈澤高一百萬倍以上。
新發現的超脈澤現象被命名“Nkalakatha”,來自于宇宙誕生約50億年后的一次星系碰撞。研究作者、Marcin Glowacki博士解釋說:“當星系發生碰撞時,其內部的氣體變得非常密集,可以激發羥基分子發射一種特定的射電信號,從而形成了巨脈澤。”
本次發現的超脈澤是已知的同類輻射中最明亮的之一,標志著其所在星系在過去發生了碰撞,產生新的恒星和大質量黑洞。
該研究團隊正在使用MeerKAT深入地觀察天空的狹窄區域,并將測量從遙遠過去到現在的星系中的原子氫。研究羥基脈澤和氫的結合,將有助于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宇宙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化。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service@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