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出現,智能手環、虛擬現實頭戴式耳機等可穿戴電子設備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據財聯社報道,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先進能源材料》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首創了一種柔性可穿戴熱電設備,能將體熱轉化為電能。該設備具有通常很難結合起來的特性:既柔軟又可拉伸,既堅固且高效。
華盛頓大學機械工業助理教授穆罕默德·馬拉庫迪說:“如果我們將浪費在周圍環境中的熱能收集起來,這就是100%的收益。但要將這種能量用于自供電電子設備,需要更高的功率密度。利用3D打印制造出的可拉伸電子產品,能提高效率并使其無縫集成到可穿戴設備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在專利類型方面,目前全球有3627項3D打印材料專利為發明專利,占全球3D打印材料專利申請數量的比例高達84.90%。實用新型3D打印材料專利和外觀設計型3D打印材料專利數量分別為638項和7項,分別占全球3D打印材料專利申請數量的14.93%和0.16%。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service@qianzhan.com)
延伸閱讀
劍指Apple Watch!三星獲得可穿戴設備新專利 可測血糖、乳酸、血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