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國內,相信絕大部分消費者買車都會選擇廠家授權的正規(guī)4S店,這是購買新車最靠譜的途徑,而還有少部分消費者買車會選擇購買二手車,只不過傳統(tǒng)二手車市場水很深,沒有老司機帶著很容易就吃虧。除此之外,購買汽車的途徑還有不少,諸如平行進口車、抵押車、小貿車以及大貿車等,其中平行進口車大咖已經提過不少了,抵押車大家也有所聽聞,但小貿車和大貿車卻很少被提及到,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內容。
何為大貿車?
先來說說什么是大貿車。大貿車是指通過正規(guī)海關進口的車輛,而且經過正規(guī)經銷商銷售出去并繳納購置稅上牌可以隨時更名過戶的車。大貿車除了滿足我們熟知的3C認證、關單以及完稅證明等,還需要滿足中國汽車銷售的要求,例如中文說明書、保修手冊等,操作的流程頗為繁瑣。綜合這些,大貿車都是那些國外品牌車商或總經銷商在中國設立的子公司進行授權和支持,這樣才便于大貿車的銷售。
看完以上這些,就能了解到其實大貿車是非常正規(guī)的進口車,滿足所有正規(guī)的進口手續(xù)和保證一定的售后服務,依舊享受廠商提供的升級與召回,跟傳統(tǒng)4S店售出的新車享受相同待遇。
大貿車建議購買嗎?
那為什么大貿車如此少聽到呢?那是因為大貿車均為進口車輛,需要交納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其綜合稅率約等于整車價格(海外建議零售價)的70%,所以不同的大貿車價也存在很大差異。
舉個例子,美國市場入門版的大眾途昂起步售價為30500美元(折合人民幣21.26萬元),相比國內30.09萬元的起售價便宜了不少。如果通過大貿車的途徑購買一批途昂的,按照車價70%的綜合稅率,那么賣給中國消費者售價就高達36.12萬元,顯然途昂并不適合作為大貿車進口到中國。
所以,大貿車大多都是海外售價較為便宜的豪華車,進口到中國車價要比官方渠道更便宜才有銷路。而為了壓低大貿車的車價,部分大貿車會是那些年份較久的庫存車,這就很好理解到為什么網傳超低售價豪車的原因。如果購買渠道是熟人的話,也不妨可以了解一下,不過淘貨需謹慎,基本都靠騙。
小貿車又是什么?
那么接下來就說一下什么是小貿車。小貿車是由申請人或進口單位依照自己使用原則,向國家進口監(jiān)管部門申請進口的,在進口之前必須聲明自行承擔車輛的使用風險,換言之就是維修、保修、是否能上牌均自行負責。小貿車的誕生,主要是國家為了吸引外商投資,或者吸引留學生,允許其自帶汽車進入國內駕駛,這些車不需要各種認證,只需要海關出具的一張證明即可。
小貿車是發(fā)財之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路上留意到海外牌照的車輛,這些車輛的存在就很有可能是小貿車。既然小貿車進入國內只需要“一張紙”,那么就讓部分商家萌生發(fā)財之路,車價低于市場價20%-30%轉手賣出去且不是美滋滋?
不過國家可不想讓小貿車成為一種汽車銷售渠道,所有小貿車都有不同的監(jiān)管期,這個監(jiān)管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而且這些小貿車是不允許過戶的,一旦外資企業(yè)倒閉,海關依舊會回收這些車輛。
寫在最后
大咖咨詢過律師,其實除了平行進口車外,無論是小貿車還是大貿車都沒有法律上的界定,屬于行業(yè)的專業(yè)術語。如果你身邊有大貿車的購買渠道,綜合車價便宜、賣家靠譜以及車輛的喜歡程度,可以考慮購買大貿車。而小貿車大咖就不建議購買了,被騙的幾率較大,誰知道“那張紙”是不是偽造的,被查出走私車可不是掉了駕照分這么簡單了。
眾所周知,今年七月份全國地區(qū)就要實行國VI排放標準政策, 所有未能滿足國VI排放的新車就不能上牌,平行進口車就因此而告別行業(yè),而大貿車也會一樣,拿不到“3C認證”依舊涼涼?;蛟S,也只有小貿車能存在一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