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汽車媒體報道,2022年日內瓦車展宣布取消,這一年一度的汽車圈盛會已經連續取消了三年,讓人不禁唏噓也不禁為在2021年頂住壓力成功舉辦的上海車展、深圳車展、成都車展以及廣州車展而感到自豪。
雖然日內瓦車展無限期的延期,導致很多汽車圈內的小伙伴們失去了一次大飽眼福的機會,但我們可以通過回顧去年11月份剛舉行的廣州車展上的汽車造型設計趨勢,來期待今年4月份的北京車展。
著名的設計大師原研哉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不能微妙地喚醒消費者的感官,科技就毫無意義。” 換而言之,科技改變生活早已不能滿足當今消費者的需求,設計才是改變生活的中堅力量。
基于此,結合廣州車展的盛況,造型部門總結了四個關鍵詞。前三個關鍵詞:智能感、高端感、共情感是此次車展的一些造型共同點,當然我們也允許第四點非主流設計的存在。
首先智能化,具有未來感的新能源車型成為車展萬眾矚目的C位。
智能化體現在各式各樣的屏幕上。
自古以來橫向屏和豎向屏的爭論就一直存在,在此次車展上我們可以看到,橫向一體化大屏異軍突起,NB、SUV甚至MPV都搭載了橫向一體化大屏。不論是從安全方面考慮還是從美學理念考慮,橫向一體化大屏都將是今后的主流趨勢。安全上,駕駛行程中,對主副駕駛都很友好,無需扭頭直接抬手操作。美觀上,橫向一體化大屏可以在視覺上拓寬儀表臺,顯得駕駛艙更加寬敞。智能顯示屏已成為衡量用車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駕駛者和乘客需要在車內完成的交互場景比以往更多,基于這種趨勢,一體化屏幕設計將更多功能集成于一體是汽車屏幕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此外,強化屏幕存在感和弱化屏幕存在感也是一個討論點。
Hiphi新款概念車 Hiphi Z就是一個強化屏幕存在感的典型例子,駕駛艙內布置了很多顯示屏??梢孕D的主駕駛顯示屏,人性化的后座操控顯示屏,甚至把后視鏡也“顯示屏”化了,直接移到了駕駛艙內??萍几泻椭悄芨袧M滿,都要溢出的感覺,而未來電動車趨勢的關鍵詞必不可少科技感和智能感。
與此相反,蔚來是弱化屏幕存在感的忠實擁護者,新款ET5只有兩塊顯示屏,整個駕駛艙非常的簡潔。在我們都覺得這款ET5特別有Model 3感覺的時候,其實ET5最大的賣點就是這個簡潔的駕駛艙。我們都知道豎向屏和橫向屏相比,可以減少一到兩次的操作手勢,因為橫向屏下一界面的內容豎向屏可以完全在同一界面顯示。但豎向屏有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我們現在看視頻一般都是16:9,豎向屏界面比例不是特別視頻用戶友好。ET5解決了這個痛點,使用蔚來專屬的AR眼鏡,可以投射出視距6米,等效201英寸的超大屏幕。
由此可見:智能屏的智能感不只是體現在Bigger and Bigger 而是 Bigger but Smarter。
智能化同樣體現在交互上,有屏的地方必有交互。
不只是主副駕顯示屏的交互,方向盤可以交互、后座同樣也可以交互。威馬M7的deco上印有“Hi,M7”的字樣,是一種很簡單的交互。迎賓燈也可以交互,不只是簡單的“Welcome”,還可以變化顏色。以此可見,交互并非需要很強的科技做支撐,不需要怎么動腦筋的交互未嘗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
第二個關鍵詞:高級感,其實就是貴,看起來很貴。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貴的前臉。前臉看起來貴,需要拿捏前燈和格柵的關系。貫穿式前燈、燈和格柵融合,協同品牌Logo一起發光,且格柵內嵌燈帶可以發光,甚至可以動起來,都是營造前臉高級感的思路。
來到車身側面,NB和SUV自然不用說,甚至很多MPV都通過不同窗線、腰線的表達形式在塑造運動感,營造跑車的感覺,而跑車就是貴的代名詞。
來到尾部,尾燈相比功能性,更要玩出花樣。傳祺Time 概念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思路,橫向貫穿式的隱藏式燈組,但是由很多細分的豎向燈帶組成,且通過不同樣式的運送形式向身頂處匯合,就好比一場燈光秀。
共情感也一直是造型設計不斷追求的一個關鍵詞之一,形式追隨情感是貫通設計的通用準則,特別是在冰冷的工業設計上我們需要這樣一個有溫度的關鍵詞。
共情感的駕駛艙主要體現為兩點 第一個是材質共情,第二個是氛圍共情。
水波紋的木制飾板,多色氛圍燈,頭枕內嵌揚聲器,威馬M7上顯示音樂播放以及可以提醒溫度的小顯示屏,富士康Model E上B柱和前后門融合,不設界限,合創007主駕顯示屏帶可以顯示后排乘坐情況等等,這些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不是功能上的需求,而是偏人性的、情感上的需求。
此外沉浸式的體驗感座艙也是體現共情感的方法,啟動時車頂上流線型的燈帶,煙花般擴散型的流星雨車頂,可以翻轉的百葉窗簾,樹影婆娑氛圍燈,可以移動的后排老板椅和中控茶幾、前后駕駛座之間橫向,像吧臺一樣的操控臺面,從細節出發營造一個沉浸感的座艙,很多設計也并不是技術上和功能上的需求,更是照顧到人性化的渴望。
廣州車展的車型的三個共同點:智能感、高端感、共情感,也是未來造型設計趨勢的一個共同點。
當然我們也允許一些不追隨主流文化,服務小眾群體的非主流設計的存在。
中國有句老話: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在消費群體里,這是一群永遠不會服從于多數的少數。因為,在小眾群體內,他們會覺得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并非多么高大上的身份,但是這種特定的小眾標簽卻讓他們很自豪。比如喜歡二次元、三次元、cosplay等等。這就是Inner circle 和 Oouter circle,圈內人圈外人的概念。
看見這些廣州車展上的車型,圈外人:造型雷人、嘩眾取寵;圈內人:愛了愛了。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小眾群體的存在,因為很多時候當小眾通過一定量的積累,就成了大眾。這些非主流設計的車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在做Show Car的時候、售后方案的時候以及定制化服務的時候,可以做到極致,服務小眾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