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改委出臺了一項通知,要求放開住宅小區停車服務費等9項商品和服務價格。話說咱通州的小區停車費已經不算低了吧,這要一放開了,會不會蹭蹭的往上漲?對此,專家認為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政府通過提高機動車用車成本來調節機動車保有量的大思路。但具體執行中需要出臺配套政策,即使放開了最高限價,政府也要出臺具體的定價指導規則。
北京居住區停車費多年未漲
記者查詢發現,北京住宅小區的停車收費多年未漲。2006年,《北京市居住區機動車停放收費管理辦法》實行,對居住區停車收費標準予以明確,其中,小區地面臨時停車1元兩小時;小區地下臨時停車費由過去每小時2元降至不高于1元,并且規定小區停車第一小時免費。該收費標準一直沿用至今。
此次國家發改委通知中,表示將指導地方放開住宅小區停車服務價格。
據了解,目前北京住宅小區除地下長期停車,其余均由政府定價或指導價。有市民擔心,未來價格放開,可能會導致經營管理方漫天要價。
對此,專家建議,政府要出臺定價指導規則,并嚴格市場價格的監管。
專家表示,停車費并不是開發商或物業公司單方面說漲就能漲的,必須要業委會與物業公司或開發商雙方協商,由雙方約定。小區地面停車位權屬是歸小區業主所有的,開發商不能以盈利為目的收取停車費。放開了這些價格與收費項目,也標志著物價部門將事前審批改為了事中事后監管,應該對停車收費進行更嚴格的監管。
官方稱業主可選聘收費低的物業
對于商品房物業服務,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可以由業主委員會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聘服務質量好、收費標準低的物業服務企業。
國家發改委表示,此舉可以鼓勵市場通過競爭提供質優價廉的多樣化服務,拉動消費,促進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商品房物業費實行的已是市場定價。北京將定期向社會發布物業服務成本構成,引導物業服務的供需雙方自主議價。
針對另一個廣受關注的服務——房地產經紀服務,昨日,北京一家大型房產中介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市發改委和市住建委曾與部分中介座談,市發改委明確表態過同意放開中介費的價格標準,但幾家大型中介不得利用市場壟斷操控價格。
■ 追問
1是否會導致“漫天要價”?
對于如果放開價格是否會導致個別服務機構漫天要價,引起價格上漲,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發改委明確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三項具體措施,要求經營者嚴格落實明碼標價制度;不得利用優勢地位,強制服務、強制收費;不得在標價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等。另外,也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加強對有關服務市場價格行為的監管,堅決依法查處串通漲價、價格欺詐等不正當價格行為。
長期關注停車問題的北京市政協委員朱良表示,價格由誰來定,是物業還是業主委員會,這個在法律上需要一個界定。如果是業主委員會定,怎么定,全體業主表決還是業主委員會來定,這些都需要制定相關的實施細則,以避免漫天要價現象的出現。換句話說,即使價格放開,也需要有政府指導性和程序性的規范。朱良認為,具體的定價中可能會有爭議。例如沒有車的居民可能會愿意定高價,再把車位轉租出去。
交通專家、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副院長陳艷艷表示,小區停車涉及所有業主,價格增加增值出來的錢,應該有利益的再分配。例如改善小區的環境、新增小區設施等。定價之前,物業或者產權單位需要跟業主協商,包括具體價格、收益歸屬、去向,都要公開透明。
2放開收費是否加劇亂停車?
記者走訪發現,北京很多小區居民搶車位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小區停車費放開后,是否會加劇居民占道“亂停車”等現象?
陳艷艷認為,放開小區停車服務費,有一定的合理性。通過價格的放開,可以利用價格杠桿調節停車供需的平衡,盤活現有的停車資源。在具體操作中,要出臺配套的政策,比如要嚴格管理亂停車的行為。陳艷艷表示,目前北京主要通過限購等限制手段來抑制需求,接下來可能會通過多方面的措施,比如利用價格杠桿,放開停車服務費就是變相地提高機動車出行成本,大家會發現,擁有一輛車的成本增加,從而放棄小汽車出行。
車主張先生認為,目前北京中心城區停車位緊張,而非住宅小區的停車費又特別貴。如果小區停車費價格放開,一天停8小時,每天成本在數十元,經濟上難以支撐。因此,自己必然會選擇家附近不收費的地方停車;如果不少人這么想,必然會出現大量的亂停車現象。
3是否與“錯峰停車”相違背?
為緩解停車難問題,北京部分區縣目前采取“錯峰停車”措施,鼓勵各社會單位將停車位夜間或雙休日向周邊社區市民開放。同樣,也鼓勵小區在工作日等空閑時期將小區內停車位向周邊社會單位開放。
此前,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停車設施管理處處長史凱表示,政府部門應該進一步研究如何把小區白天空出的停車位資源利用好,錯時的為周邊其他社會單位服務,解決公共停車不足的問題,這是個很好的思路。
朱良表示,目前北京停車費里,實際上隱形包含了一個“調節費”,政府把中心城區停車價格調(資料、團購、論壇)高,是為了調節小客車保有量,控制小客車出行。小區停車費放開,在“調節”上說,不違背目前停車費設計的理念。
陳艷艷說,東京等城市的收入遠遠高于北京,但那里大部分老百姓沒有車,因為使用車的成本太高,中國的大城市也要逐步適應這種形勢。在措施推行中,配套例如公共交通和自行車環境改善、良好的出行服務等要跟上,僅僅限制用車、提高用車成本,對于整個城市經濟發展和活力也不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