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正式發布后,多地開始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推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5月7日,深圳舉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與深港澳規則銜接”研討會;5月9日,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深入實施各項公平競爭政策措施,推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在行業內人士看來,當前,雖然我國經濟增長成績突出,但也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CMF主要成員劉瑞明認為,從國家層面來看,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能夠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從他個人來看,就業狀況和收入分配能得到改善。所以,無論從短期和長期看都需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不過,當前,全國大市場的建立仍面臨不少堵點。
“比如,地方政府設置的一些門檻障礙,阻礙外來經營者;制定一些規則,扶持本地的一些企業;一些產業遍地開花,無論有沒有條件;或者放任本地企業無限擴大產能,有些甚至帶來高耗能高污染,比如小鋼廠、小煉油廠,這些都是市場管理者設置的堵點。”商務部研究院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記者表示。
因此,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立破并舉,最重要的是打破社會經濟運行中的新二元經濟結構,完善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
地方打通堵點
近日,遼寧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文件清理,倒逼各地各部門落實政策“源頭”審查責任,及時發現和糾正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確保存量政策措施應廢盡廢、應改盡改,進一步推動增量政策措施當審盡審、當查盡查;通過問題整改,客觀界定審查范圍,嚴明審查機構職責,理清審查程序要件,進一步健全審查機制,統一審查標準。
同時,遼寧還將公平競爭審查納入省級層面績效考核,實現省政府各工作部門全覆蓋,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優化營商環境。
在白明看來,這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要打通的堵點之一。
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史晉川也認為,在對待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時,我國一些法律和政策還不夠完善,造成了現在很多經濟領域和行業中存在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分立的新二元經濟結構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造成了要素流動受到限制和資源錯配,從而損害了資源配置的效率。要按照中央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中的破立并舉原則,真正打破新二元經濟結構,讓不同所有制的企業,讓民營企業能夠享受到公平的市場準入,使不同所有制企業都可以相對自由進入和退出市場以及相關部門。
“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的出臺,是在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撐。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構建,關鍵就是要用改革的辦法來消除現存的阻礙機制,夯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制度基礎。”史晉川表示。
此外,市場參與者也設置了一些堵點。白明介紹,互聯網有一些排他性,比如迫使顧客進行“二選一”,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投放,產生了大數據殺熟等價格歧視的現象,這些也應該警惕。
“全國統一大市場”≠“內部統一大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劉瑞明表示,不應將“全國統一大市場”錯誤理解為新形勢下的“統一計劃”,認為政府直接干預市場,就可以讓市場中的企業、要素服從統一調配。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構建必須要建立在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
同時,也不應將“全國統一大市場”錯誤理解為“內部統一大市場”。區域和行業層面的“局部的統一大市場”恰恰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障礙,走向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反面。也不能只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看“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恰恰相反,我們強調的是全國怎樣更好地融入到全球大循環中。
在他看來,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是“政府市場職能歸位”。本質是要處理好“兩只手”的關系,一方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應該讓市場自行解決的就不能讓政府干預的方式去替代;另一方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對于政府內部,要“做對激勵”,讓“有形之手”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公共服務”,引導市場的“無形之手”更加充分地發揮“做對價格”的力量,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循環、國民財富的增長。
“要充分借鑒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構建統一市場方面的經驗,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特別是增強中央對統一市場建設的引導性和權威性;要堅持破立結合,特別是在一些領域還是要堅持先立后破;要明確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的改革,推動要素統一市場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平競爭的規則,消除行政性壟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
總的來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核心還是要規范、約束、管控政府的行為,讓政府成為有為政府,把握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辯證關系。讓市場自行解決的就不能讓政府干預的方式去替代,內部要加強激勵相融的機制設計,使得部門間權責明確,讓所有人為改革的推動共同發力。只有在這樣的職能歸位基礎上,政府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務,引導市場無形之手更加充分發揮其力量,從而推動國民經濟的循環、國民財富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