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A股市場再現暴跌,滬指失守3200點關口,創業板指重挫逾4%,科創50指數首次跌破1000點基點。大跌之下,A股、基金兩個關鍵詞沖上微博熱搜。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向記者表示,市場大跌背后,有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國內疫情反復等內外多重因素。總體來看,當前A股整體估值相對合理,長期看依舊具備配置價值。
科創50指數跌破基點
4月11日,滬深股市低開低走,午后加速下行,三大指數收盤集體重挫。截至收盤,滬指跌2.61%,報3167.13點;深證成指跌3.67%,報11520.21點;創業板指跌4.2%,報2462.04點,創2020年7月以來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50指數收盤大跌3.75%,報988.76點,自2020年7月23日發布以來首次跌破1000點基點。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告訴記者,指數跌破基點并不罕見,包括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都曾跌破基點。他認為,當前經濟形勢內憂外患,市場下行并不意外。
從資金面看,A股全天成交量約963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逾300億元。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出57.6億元。通聯數據顯示,兩市收盤時有多達4089只個股下跌,占比接近9成,上漲個股僅558只。
盤面上,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農林牧漁行業錄得上漲,漲幅為2.08%;電力設備、有色金屬、電子、汽車、計算機等行業跌幅居前,板塊跌幅均在4%以上。
熱門概念中,轉基因、玉米、社區團購、農業種植、預制菜等概念漲幅居前,鹽湖提鋰、汽車芯片、租售同權、PVDF概念、動力電池等概念跌幅居前。
港股市場亦遭受重創,恒生指數收盤大跌3.03%,恒生科技指數大跌5.24%,港股科技股、汽車股大幅下挫。
大跌背后有何原因
國海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國鵬、袁稻雨在研報中表示,中美利差出現倒掛是此次市場大跌的一大原因。在4月初2年期中美國債收益率出現倒掛后,今日早盤更具代表性的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出現倒掛,其中美債收益率的大幅上行是主要原因,一度逼近2.8%的關口,引發市場對于匯率貶值、外資流出的擔憂,北向資金今日凈流出超57億元,連續4日呈現凈賣出。
陳靂分析認為,此次股市大跌背后,有內因、外因多重因素。外因層面,近期美聯儲加息預期與縮表預期升溫,全球流動性收緊的背景下,資金偏好發生改變,更偏好于避險類資產,而股票資產遭到拋售;此外,俄烏局勢再度惡化,市場出現一定的擔憂。內因層面,疫情反復對國民經濟形成短期擾動。
中原證券分析師周建華在4月11日發布的策略研報中指出,應對疫情措施對經濟的影響顯而易見。2020年武漢應對疫情措施2個多月,導致2020年湖北GDP增速下降5%。上海GDP占全國總量的15%,在全國經濟中具有重要引領作用,應對疫情措施勢必會影響全國經濟。
國內疫情形勢嚴峻,諸多產業供應鏈正飽受困擾。近日,蔚來汽車表示,受疫情影響,3月份以來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陸續停產,蔚來整車生產已經暫停。4月11日,蔚來股價收盤大跌逾11%。
動力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11日收盤暴跌逾7%,報459元每股,市值縮水至約1.07萬億元。Wind數據顯示,創業板指收盤下跌107點或4.2%,寧德時代貢獻下跌點數達35點,即貢獻了創業板指約三分之一的跌幅。
穩增長方向被看好
展望后市,陳靂認為,總體來看,當前A股整體估值相對合理,長期看依舊具備配置價值,方向上,短期來看可以繼續關注穩增長相關方向,如地產產業鏈、基建等低估值、高股息方向,中長期來看關注農業、能源產業鏈、高端制造等方向。
胡國鵬、袁稻雨認為,4月11日以創業板指數為代表的成長股一度創出本輪調整以來的新低,但價值板塊相對抗跌,核心在于政策底到市場底之間的磨底階段,在海外流動性有約束、經濟下行壓力再度加大的背景下,穩增長的訴求進一步強化,因此,市場的結構性機會依然在穩增長相關的領域。市場底信號的確認需要看到超常規政策的進一步發力或者宏觀經濟的觸底企穩,以及海外負面擾動得到緩釋。他們認為,可繼續看好穩增長相關的基建、地產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