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肝郁氣滯的時候會伴隨許多異于平常的癥狀出現,那么此時我們就需要及時采取調理治療的措施,方法有很多,本篇搜集整理的是肝郁氣滯的按摩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就一起來了解吧。
——肝郁氣滯的按摩方法
1、太沖穴
對于肝郁氣滯的人群來說刺激太沖穴是非常不錯的,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當我們情志不佳時對肝也會受到影響,太沖這個肝經的原穴也會有癥狀,表現為有溫度或色澤發生變化、壓痛感,對外界更為敏感,而且其軟組織的張力發生異常。氣走肝經,而原穴太沖往往調控著該經的總體氣血,起到控制情緒的作用。
2、行間穴
此穴位也是肝經上的一個穴位,其位于足背側,在拇指和第二趾之間的位置,是可以刺激肝經的穴位,能幫助打通肝經的。合理按摩行間穴對于疏肝理氣,以及調暢氣機很有幫助,中醫認為比較適合肝郁氣滯或肝火旺的人。臉色發黃的女性經常按摩這個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膚狀況。
3、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足部的三條陰經交會的穴位,是人體一個比較特殊的穴位,三條陰經即脾經、肝經、腎經卻在腳踝處有了一個交叉點,也就是三陰交穴,故三陰交穴對于肝、腎、脾三條經脈的氣血調節,具有突出的作用,所以按揉三陰交穴不但能夠健脾胃,還可活肝血、益腎精。
4、足三里
足三里穴就被醫家認為是養生大穴,為強壯及保健的要穴,足三里穴之所以名為“三里”,是因為它有“ 理上、理中、理下”的作用,當肝郁氣滯了就可以刺激該穴位。
以上就是關于肝郁氣滯的按摩方法的搜集整理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合理的按摩是可以輔助調節身體上的不適癥狀的,對于肝郁氣滯的情況尤其有效,不過一定要在專業的醫師指導下進行哦。
延伸閱讀
肝郁氣滯的調理方式有哪些?這4種調理方式,或許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