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簡介
建水、元陽是紅河州鏈接昆明、玉溪等地的重要樞紐,有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更有建水古城、文廟、團山民居以及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核心區。
行程路線
(相關資料圖)
建水古城→雙龍橋→鄉會橋→楸野→暢園→新房村→團山村→元陽縣→哈尼小鎮→哈尼梯田(多依樹觀景區)
最佳旅游時間
3月1日至11月30日
主要鄉村旅游點(項目)介紹
建水古城:建水古城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核心區域占地面積1.03平方公里。古城內現存地面文化遺跡10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個,省、州、縣三級文物保護單位147個,文物點358處,地面文物數量居全省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首。現有3個4A級旅游景區,分別是文廟景區、朱家花園景區、學政考棚景區。
雙龍橋:俗稱“十七孔橋”,位于建水縣西莊鎮白家營村委會水打營村北150米處,橫跨瀘江、塌沖兩河交匯處,因兩河蜿蜒盤曲如雙龍而得名。占地面積735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和道光年間,為十七孔石拱橋。1965年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前來考察,將其列為全國大型古橋之一。2006年5月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龍橋
鄉會橋車站: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莊鎮新房村委會新房村。車站始建于民國,坐西朝東,建筑面積238平方米。鄉會橋車站站房的建筑營造法式采用中西合璧的營造法式特征建造,為個碧石鐵路石屏至建水段八個車站停靠點之一。2016年10月紅河州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鄉會橋車站
暢園:位于建水縣西莊鎮新房村,占地面積約600平,2019年建成,依附在田野里的氣勢恢宏的一個鄉村院落。主理人于2021年6月底完成院落的整體打造。云南省書法協會副會長陳鴻翎老師取名為“暢園”,并掛牌“雙龍書房”。暢園會定期舉辦茶會、文化類交流、小型個展,在村野里為藝術家、茶人交流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場所。
鄉會楸野田園酒店:位于鄉會橋小火車站的鐵路邊,“楸野”取自于唐詩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屬于比較有特色的小型精品酒店,共有13間房,設計師用了比較輕松和田園的色調,同時也結合了鄉會橋車站的法式與民國的風格,基本每一個房間都有自己的風格。酒店前面緊挨鐵路,每天有小火車路過,后面與田園相連。傍晚時分,可以坐在夕陽里,看著一整片田園享用晚餐。
團山村:是一個典型的家族式村寨,至今已有600余年,現存清末民初極具特色的古民居以及寨門、寺廟、宗祠等21處古建筑,由傳統漢族青磚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漢彝結合的瓦檐土掌房三類組成,體現了多民族聚居的建筑特色。張家花園是團山古村的代表,與將軍第、皇恩府、秀才府、保統府、司馬第、太平府、營長府合稱“八大院”。團山古村是中國旅游特色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團山村
哈尼小鎮:小鎮按照“5A級旅游小鎮”的目標建設,總投資2.2億元,工程規劃面積1500畝。從建造的第一天起,小鎮就有意融入了哈尼傳統的寨神林、水井、磨秋場等文化元素,大多建筑風格為傳統的哈尼蘑菇房,房頂為茅草頂、各幢的一層為石頭墻,二至三層為黃土墻,并采用木門、木窗等傳統建筑形式,同時,小鎮內的道路又比傳統的哈尼村寨寬闊,并建有娛樂廣場、文化活動室等公共設施。
哈尼梯田:元陽哈尼梯田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以箐口、壩達、多依樹、老虎嘴梯田為中心,總面積為19.34平方公里。地理地貌由于長期受紅河、藤條江兩大干流水系的侵蝕切割,形成峽谷幽深、山巒疊嶂、溝壑縱橫、溪流湍急的深切割中山地貌類型。梯田境內無一平川,山高谷深,所處海拔在1600至2980米之間,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23℃。
梯田景觀
特色美食和創意產品推薦
特色美食:汽鍋宴、燒豆腐、草芽、涼米線、糯米揣蓮藕、夜荷花、木棉花、苦刺花、石榴花。
創意產品:草墩、草墊、果籃、紫陶文創產品、根雕藝術品。
交通方式
自駕:
建水古城:縣城;
雙龍橋:距建水縣城6公里,車程15分鐘;
團山民居:距建水縣城15公里,車程23分鐘;
哈尼梯田(多依樹觀景區):距元陽縣城51公里,車程1小時20分鐘;
哈尼小鎮:距元陽縣城44公里,車程60分鐘。
公共交通:
建水:20路公交(旅游專線),始發站建水縣城,途經雙龍橋、鄉會橋、馬家營村,終點站團山村;觀光小火車:每天2趟,早上9:00、下午14:50從古城出發,途經雙龍橋(停留30分鐘)、鄉會橋車站(停留20分鐘),終點站團山。團山古村可吃住,有團山驛站、荷塘月色、團山林家、團山印象等農家樂及客棧。
延伸閱讀:
鄉村四時好風光 | “古村梯田,踏青觀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