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看招聘軟件,但簡歷投遞后回復面試的只有四家,”自今年2月便開始找工作的北京畢業生馬薇(化名)無奈地對記者表示,“我還碰到過有的公司本來有好幾個在招崗位,但是沒兩天賬號都注銷了的情況。”
據了解,3月份以來,受國內疫情沖擊等影響,市場各主體經營壓力大,就業形勢持續承壓。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1%,比3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
而從4月27日開始近一個月內,中央已經4次提及穩就業。
“對于當前的就業情況,一方面需要從宏觀政策層面穩定預期和保經濟增長,來保證對就業的一定吸納能力;另一方面還需要調整經濟發展方向,將以增長為核心的發展模式逐步調整為以就業為核心的發展模式,并圍繞這一核心來進行制度建設和政策設計。”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穩增長保就業
3月份以來,受國內疫情點多、面廣、頻發和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等影響,市場主體困難明顯增多,部分重點群體求職難度加大,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1%,就業形勢持續承壓。
“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著力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增長保就業保基本民生,落實落細留抵退稅減稅等組合式紓困政策,讓政策速享盡享。更加突出就業優先,著力支持市場主體穩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留工補助、留工培訓等政策要加大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緩交利息。加大雙創支持力度,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面向農民工擴大以工代賑。”
與此同時,強調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各地在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上有很多辦法可用,要創造性工作。各部門要支持幫助地方解決困難和問題,形成穩經濟合力。
當下,就業的提供主體是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保居民就業就要保企業、保市場主體。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市場主體已達1.5億戶,比十年前凈增約1億戶,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而發生疫情3年來,作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到的沖擊最大。這也意味著,要把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放到突出位置。
持續釋放“就業優先”信號
就業問題作為民生之本,一直備受關注。事實上,面對當下就業領域的嚴峻形勢和挑戰,中央已經在持續釋放“就業優先”的信號。
4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加大穩崗促就業政策力度,保持就業穩定和經濟平穩運行。隨即,5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進一步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的相關困舉措,要求以保市場主體穩就業;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財政貨幣政策以就業優先為導向,穩住經濟大盤,并決定階段性免除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并允許延期還本。可以說,近期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連續多次將穩就業放在尤為重要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多個部門在配合出臺促進就業的相關舉措。
5月9日,教育部啟動了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專場招聘和供需對接等活動。就業促進周期間,教育部將依托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陸續推出系列“24365校園招聘服務”線上專場招聘活動30余場、提供崗位超過80萬個,
中小企業作為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同日印發了《關于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的若干措施》,從加大資金支持、緩解融資難回款難、推動降成本擴需求、加強服務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實在的措施。
5月1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俞家棟在政策吹風會上對已印發的《關于做好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工作的通知》進行了介紹,涉及穩崗返還、緩繳社保費、發放補貼等一系列關于穩崗就業最新措施。
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職等你來 就業同行”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也已于5月16日啟動,此次行動將持續至8月25日,預計提供超千萬個就業崗位。
5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就業事關廣大家庭生計。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將穩就業、保就業擺在“六穩”“六保”之首。
未來,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大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力度,落實落細穩就業各項舉措,重點推動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促創新創業帶就業、抓重點群體穩就業和通過人才培訓強化就業支撐四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