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依舊威脅著人類生命。
近日,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有一項研究揭示了新冠感染患者康復后出現長期的神經系統疾病原因,例如為什么患者會出現腦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研究表明,新冠患者中,有一些長期神經系統癥狀是由大腦中出現的淀粉樣蛋白團塊引起的,這些淀粉樣蛋白團塊與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和癡呆癥的那些類似。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了新冠的影響與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氏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階段之間的相似之處。但研究者還表示,這些變化的影響尚不清楚,并不一定表明人們可能會受到持久的傷害,或者這些變化可能會深刻影響思維、記憶或其他功能。
新冠感染患者康復后會出現長期神經系統癥狀,例如記憶力減退、感覺混亂、嚴重頭痛,甚至高達30%的病例會出現中風,這些癥狀在感染結束后仍可能持續數月。
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種容易形成淀粉樣蛋白的蛋白質片段,稱為ORF6和ORF10,它們對實驗室培養的腦細胞具有劇毒。
因此,研究者表示,新冠患者體內的新冠病毒蛋白聚集體的發現可以解釋被稱為“腦霧”的情況。新冠病毒蛋白的聚集體可能會引發“腦霧”。
題為Neurotoxic amyloidogenic peptides in the proteome of SARS-COV2: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ical symptoms in COVID-19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service@qianzhan.com)
延伸閱讀
重大突破!科學家揭秘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Aβ42結構首次清晰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