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引入國內之后,
瞬間引起了國內電影市場的另一次狂歡,
在票房刷新國內2D紀錄的同時,劇情也是賺足了眼淚與掌聲。
從《神秘巨星》再到重映的《猴神大叔》,
國內終于看到了寶萊塢這十幾年來迅猛的發展。
而今天快搜君推薦的是另一部印度高分電影,片名《護墊俠》。
可不是被譯名坑,原名《padman》,還真是那個“護墊”的意思。
國外蝙蝠俠,蜘蛛俠人氣都很高,國內也有煎餅俠。
但這個護墊俠到底是什么鬼?
這一切要從一個被稱為印度“姨媽巾之父”的男人說起。
他叫阿魯納恰拉姆,如今的他已不是當年那個備受指責的“怪蜀黍”,
而是印度人民心中的英雄、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慈善家。
而本片也是根據他的事跡改編。
本片最大的意義在于深刻露骨地討論了印度最大的問題:女權問題。
1994年,阿魯納恰拉姆發現妻子在經期時使用舊布條。
“我看到了一個骯臟的染有血跡的碎布條,我甚至不會用這種抹布去擦我的自行車,”
阿魯納恰拉姆對CNN說,
“然后我問她,你為什么要用這種不衛生的方法呢?”
他阻止妻子使用抹布,去小商店買衛生巾,回來后卻被妻子數落一頓:
“窮人家哪里可以用這個。”
是的,就算是一包衛生巾,在印度也算得上是“奢侈品”。
一項報告顯示,至少70%的印度女性表示,她們買不起生理期衛生用品。
使用不潔的衛生用品,很可能會引發生殖系統疾病,甚至導致孕婦死亡。
他決定自己研發出成本低廉的衛生巾,以供廣大女同胞使用。
在那之后,他開始研究制作材料和技術,
甚至親身體驗女性來例假的感覺,掛著自制“血瓶”,把導管塞進內褲。
別人都把他當瘋子,當變態!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
「經期羞恥」是印度社會的一個陰暗面,
女性的月經一直都被認為是不應該被提起的禁忌,應該三緘其口,應該像是犯了罪一樣遮遮掩掩。
生理期中的女性有很多地方不能去,學校,寺廟,講堂。
甚至不允許回家,要在臟臭的牛棚中度過那幾天。
阿魯納恰拉姆知道,廉價的衛生巾只是滿足了女性最基礎的需求。
在印度,月經、姨媽巾、痛經這些仍然算是“禁忌話題”。比起廉價的衛生巾,更重要的是改變印度社會對女性經期的偏見。
2月2日,他在推特上發起了“姨媽巾大挑戰”。
有很多名人都參加了挑戰。
《護墊俠》這部電影在印度掀起狂潮,不止因為話題大膽,更是因為他戳中了廣大群眾的痛點。
并在印度女性中掀起一場“姨媽巾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