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德國1月PPI同比增長25%,預期24.4%,前值24.2%,主要受能源價格上漲的推動。德國2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為58.5,預期59.8,前值59.8。
繼去年10月、11月、12月分別同比增長18.4%、19.2%、24.2%之后,作為CPI領先指標的PPI在1月份連續4個月呈現出大幅增加的趨勢。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能源價格較2021年1月上漲66.7%。剔除能源價格后,1月份PPI同比上漲12%。
周一的另一項調查顯示,服務需求的改善推動德國私營部門的商業活動在2月份達到6個月以來的高點。盡管制造業因員工感染新冠肺炎而滯后,但該行業也顯示出復蘇的跡象。
德國2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為56.6,預期53.1,前值55.2,為去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由于服務業和制造業占德國經濟的三分之二,因此,德國2月Markit綜合PMI初值為56.2,預期54.5,前值53.8,為6個月高點。
這一結果顯示了德國經濟的韌性。 IHS Markit經濟副主管Phil Smith表示:“德國經濟在12月產出增長短暫停滯后,2月繼續重拾動能,制造業也出現積極跡象。盡管商品生產增速放緩,但新訂單數據顯示,新訂單增速為6個月來最快。 此外,隨著平均交貨期為2020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供應鏈壓力似乎進一步緩解。”
但與此同時,Smith表示,強勁的價格壓力仍是一個問題,投入價格的漲幅與年初相仿,商品和服務價格漲幅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