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邵逸夫,你可能不知道,但是說起“邵逸夫樓”那么大家都知道,幾乎每一所大學中都有這樣的一棟教學樓。。
他不僅僅是慈善家,更是娛樂業大亨,但是與他所作出的善舉來說,真的可以說名留青史了。
邵逸夫所創造的邵氏公司基本上可以說是香港娛樂業的“掌舵人”。
在邵逸夫去世之后,很多的名人想要前來吊唁,但是卻被其家人直接拒絕,只有兩位女星準許她們前來吊唁。
與我們大多數人不同,在邵逸夫年輕的時候,曾經娶過兩門妻子,并且還有四個子女,龐大的邵氏集團坐擁200個億的資產, 但是讓人震驚的是,他的子女都直接拒絕了繼承,這不免讓人很疑惑,有錢不要為哪般呢?
邵先生的葬禮
邵逸夫先生在世的年齡其實很大了,2014年的時候就已經是107歲的高齡了,在這一年的1月7日,邵逸夫先生在家中安詳離世。
其實在邵逸夫百歲大壽的時候就可以說“自知天命”了,他一直在家中度過他最后的日子,并且吩咐家人,如果他走了,他的一切事物不需要轟轟烈里,安安靜靜的一切從簡就可以了
所以,在1月10號的追悼會上,來的僅僅是邵先生的幾個好友
儀式從早晨的八點鐘到十一點鐘,參加的是邵先生的家人和他的幾個至交好友。
邵先生的地位可以說在香港舉足輕重。所以很多的娛樂明星想要前來參加他的葬禮、
但是眾多的明星當中只有兩位女明星獲得了邵先生家人的準許:曹眾和甄珍。
這兩人是邵先生一手捧紅的女星,他們的關系十分的親密。而且曹眾還被媒體說是邵先生的緋聞女友。
但是曹眾其實邵先生和他的妻子相處的時候非常的有分寸,不會做出越界的舉動
而在邵先生的最后一程中,曹眾獲準出出席,可以看得出他們的關系真的很好。
而甄珍則更是和邵先生和其妻子相處了40年之久的至交。
邵先生去世之后,
甄珍但是并沒有在香港,而是在臺灣,但是她直接推掉一切的事務,趕往香港。
在見到邵先生的時候,甄珍很是傷心,淚流滿面,可以看得出他們之間關系的親密。
而邵先生選擇了火葬。
1月17號,邵氏舉行了“邵逸夫追思會”,
香港的很多明星都前來對邵逸夫先生表示尊敬。
但是對于吃瓜的媒體們來說,葬禮只是葬禮,他們更為關心的是邵氏集團的接班人的選擇。
但是讓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別的豪門可以說為了財產整個你死我活,但是到了邵先生這里,他200多億的家產卻沒有人愿意繼承...
逸夫先生的風流
其實在邵先生很年輕的時候,為了事業,他跟著他的大哥去了新加坡,也就是在這里,他遇到了他的一個“摯愛”
黃美珍。
其實這里邊可以說是邵逸夫“橫刀奪愛”了,他大哥和他為了發展娛樂業,結識余東璇,就在把他請來吃飯的時候,另一個有著富商父親的黃美珍也來了,他和邵逸夫一見鐘情。
但是這個時候,其實余東璇和黃美珍已經是戀人的關系了。時
但是兩人聊天,越聊越開心發現很多的愛好、認知、性情都非常的“配合”。這讓黃美珍直接對邵逸夫產生了強大的好感。
但是這個事情始終是不“體面”的,于是邵逸夫向余東璇坦白了,
而余東璇做的反應是,祝福他們。事實上余東璇早就察覺了不對勁但是,余東璇不是喜歡強迫別人的人,感情的事情,讓黃美珍自己做出選擇,不得不說,余東璇的性情真的是讓人佩服。
余東璇
有了余東璇的退出,邵逸夫和黃美珍在1937年正式結婚,并且之后他們有了來個女兒和兩個兒子。
但是這段感情只保持了十幾年的時間。
在1952年的時候,邵逸夫在新加坡邵氏戲院的歌廳里休息的時候,他遇到了方逸華。而方逸華是當時的歌手。她的聲音甜美,在當時已經是很有名氣了。
一曲《花月佳期》,讓邵逸夫直接對
方逸華產生了巨大的好感。
在方逸華唱完歌曲之后,邵逸夫派人為她獻上一大束鮮花,而方逸華則去了包間向邵逸夫致謝
邵逸夫成熟穩重。方逸華活潑伶俐,兩個人還都是上海人,不一樣的情愫在兩人之間產生...
之后的日子,邵逸夫沒事就往歌廳跑,他們的關系也越來越近。
在1957年的時候,邵逸夫決定回國了。
而邵逸夫把正妻和他的四個孩子都留在了新加坡的家中,邀請
方逸華
去香港的邵氏工作。
于是方逸華就和他一起來到了香港,從底層職員開始,一直到邵氏的高層,方逸華一步步地給自己開出了道路
而邵氏電影的出名也是和方逸華有著很大的關系,方逸華出謀劃策,真的讓邵氏電影名氣越來越大。
所以這個時候其實黃美珍和邵逸夫的夫妻關系其實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
但是黃美珍是邵逸夫的正牌妻子,所以邵逸夫無論和方逸華怎么樣,對外他都說黃美珍才是他的妻子,而方逸華也并沒有拒絕。
而黃美珍1987年去世了...10年之后,邵逸夫在拉斯維加斯正式和方逸華注冊結婚。而這個時候,邵逸夫已經90歲了。
不要家產
被父親丟在新加坡,父親跟孩子的關系怎么可能會很好,所以當邵逸夫和他們分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他們的關系不能像正常的家庭。
而父親還有了另一個紅顏知己...
而方逸華在邵氏電影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甚至邵逸夫所有的家產都由方逸華來打理
在邵逸夫的孩子眼中,他們的父親就是背叛了母親,這個是誰也無法不承認的。
所以邵逸夫的兩個兒子直接去往別處工作,他的女兒更是和他沒有來往。
這種關系一直20年之久。
有人說,年齡越大對人對事越會有更深刻的認識,當2004年的時候,邵逸夫已經快百歲高齡,這時候,他真的想跟孩子們緩和關系。所以這時候,他們偶爾會見幾次面,寫幾次信。
2014年,邵逸夫去世,他的四個孩子都來了,送父親最后一程。
邵逸夫這個時候已經寫好了遺囑,因為雖然他沒遇見過,但是怎么可能不知道豪門之間的家產爭奪?
所以他給子女設立了家庭信托基金,保證了無論他們干什么,這一輩子都可以說衣食無憂了。
而這筆錢有精通此事的人計算過,起碼有百億的規模。
這一大筆錢,邵逸夫委托通過一個注冊在百慕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專門完成增值及保值工作,其中不需要任何人的插手,避免了家產被“敗光”的擔憂
這時,他的孩子們更是有了基金的收入支持,但是一想到父親背叛母親。邵氏四兄妹沒有一個人,愿意繼承父親龐大的邵氏“帝國”,都干自己的事業去了。
大兒子邵維銘,在新加坡發展百貨和房地產業,因為自己的能力,本來就已經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富豪。
而邵先生的紅顏知己方逸華,有了
邵氏電影公司0.26%的股權,還有香港清水灣的一塊地。
但是方逸華并沒有貪圖邵逸夫的錢財,在邵先生去世之后三年,方逸華也逝去了...
而方逸華因為沒有后代,她的遺產,還是全數“歸還”給了長子邵維銘。
這一段“故事”到此終結...
慈善
晚年的邵逸夫對慈善有著很大的興趣
在他看來,以人為本,以小為本。而小孩子首先接觸的就是教育
所以自從1985年開始,邵逸夫便通過邵氏信托基金和教育部展開了合作,在內地建設各類教育機構和醫療機構。
在邵逸夫離世前,僅僅是關于教育的一方面,邵逸夫就捐款了將近50億港元,蓋了6000多所教育機構,“逸夫樓”更是遍布全國各地的中高等院校中
邵逸夫不斷地為了教育添磚加瓦。
在
2008年,邵逸夫被民政部正式授予了“中國慈善獎終身榮譽獎”。
這是對邵先生一生為教育做出的貢獻的認可。
雖然他有著像個普通人一樣的人生,但是他的人生卻有著一波三折的愛情,而子女們的關系更是跟很多家庭一樣...
但是無論如何,每個人的人生是不一樣的,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
現在看來,雖然他很有錢,但是卻沒有我們普通人的“天倫之樂”
在傳奇的人生,也有著自己的煩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