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客即是妻夫人、老婆、婆娘、屋頭的兒的媽,講堂客了重慶,大有湖南,這是句很獨特的俚語。那么,為啥要把妻子稱“堂客”呢?學問頗深沉——這涉及中國傳統家庭的建筑形式,民居建筑學。
從“堂客”這個稱呼來看,湖南的老婆們與其它地方的老婆們比起來,家庭地位要高一些。“堂客”是“堂屋里的客”,而堂屋是供祖先牌位的,最神圣的地方,也是家里議事做決定的地方,最要緊的去處,這就證明夫家不把娶進來的老婆當外人,直接就請到堂屋來。因為畢竟是外姓,不共祖先,于是給了一個“客”的稱號,叫“堂客”,不然的話就要叫“堂主”了,可見夫家給的待遇和地位還是滿高的。
傳統家庭建筑是這么個格局:正中是堂,堂后是室,兩邊為房。漢民族親屬稱謂命名便是由堂、室、房來決定。三者中“房”的地位最低,住的是小老婆、兒子。所以稱謂中小老婆叫“偏房”,長子稱“長房”,次子稱“二房”。當然這是指古代,小老婆允許住在家里,如今包二奶都是“悄悄的干活打槍的不要”,連“偏旁”的名份也撈不著。
“室”住嫡妻,也就是正份老婆,叫“正室”。妻住室,后來演變成復合詞稱妻室。“堂”居正中,是家庭的象征,故父母被稱為“堂”。結婚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高堂”即指父母。舊時稱呼別人的母親叫“令堂”、“尊堂”。堂即為家庭的象征和代表,“堂兄弟”、“堂姐妹”、“四世同堂”……堂客,堂中之客也!是何等的正大光明、名正言順呀。
然而奇怪,在重慶人的日常用語中,“堂客”成了“下里巴人”的稱呼,白領之類有身份的人,是萬萬不會稱妻子為堂客的。常把“堂客”掛于口中的,只限于工人農民即三娃子之類。這就叫忘了傳統忘了祖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