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支持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推進情況。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陳中表示,高校畢業生到浙江工作,可以享受2萬到40萬不等的生活補貼或購房租房補貼。
這還不算!人社廳還說了,大學生想創業,可貸款10~50萬,如果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的100%由政府代償,貸款10萬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償80%!
其實,這個創業幫扶政策不是新出的,不僅浙江省有,北京市也有。浙江省的這個創業幫扶條款,是出自2015年的浙政發21號文《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大眾創業促進就業的意見》,這快7年過去了,具體的細則可能略有迭代,但大框架大方向應該是沒變的。所謂的“貸款10萬以下由政府代償,貸款10萬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償80%”前面其實還有一句話,全文應該是“簡化貸款發放手續,健全呆壞賬核銷辦法。貸款10萬元以下、由創業擔保基金提供擔保的,免除個人擔保。由創業擔保基金提供擔保的貸款被認定為不良的,貸款10萬元以下的,由創業擔保基金全額代償;貸款超過10萬元的,由創業擔保基金代償80%。”
首先,“代償”是“代為償還”,不是“免于償還”。按照民法典第七百條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有權在其承擔保證責任的范圍內向債務人追償,享有債權人對債務人的權利,但是不得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也就是說,創業擔保基金是你的貸款擔保人,如果你是貸款創業,但不小心創業失敗了,還是要還欠款的。如果你到期還不上欠款,創業擔保基金可以替你還。同時,擔保基金會對發生的擔保代償進行追償,也就是找你討債!所以,債務沒有憑空消失,只是你的債權人由商業銀行,變成了創業擔保基金!
其次,創業擔保基金只是一個擔保人,實際上你借款還是要從商業銀行借。但是如果你想獲得創業擔保基金的擔保,要首先經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以下簡稱人社部門)審核,只有符合規定條件的創業者或者小微企業,才能向擔保基金申請擔保,擔保基金初步核查你確實符合申請擔保的條件,然后才進行貸款擔保審核工作,只有擔保審核通過,商業銀行才會按規定給你發放貸款。
什么是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呢?
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創業擔保基金扶持創業的政策。絕大部分地方的人社部門都要求:個人借款人須有良好的信用記錄,并且除助學貸款、扶貧貸款、住房貸款、購車貸款、5萬元以下小額消費貸款(含信用卡消費)以外,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申請人提交創業擔保貸款時,本人及其配偶應沒有其他商業銀行貸款。
有的地方還增加了年齡限制,比如,珠海市還要求,提交貸款申請時年齡女性不超過55周歲、男性不超過60周歲。
擔保基金進行擔保審核都審核什么呢?
通常來說,對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開辦個體工商戶的,擔保機構的審查條件要低一些,通常要通過書面審查個體工商戶的申請材料以及向借款人詢問業務情況、財務情況、反擔保措施等問題。
書面申請材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地方人社部門出具的《借款人資格認定申請表》、身份證、戶口本、營業場所權屬證明復印件、借款人及家庭成員的個人信用報告、貸款用途材料(購銷合同、采購訂單、發票等)、借款申請書、擔保機構及經辦銀行需要的其他資料。
對于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開辦企業(包括小微企業)的,擔保機構需驗證企業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對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并對企業的業務情況、財務情況、項目可行性、自有資金、還款來源和反擔保措施等方面進行審核,判斷該項目是否具備還款能力。
這還是我知道的大致貸款擔保情況,各地在細節和流程上可能還不一樣。所以,你以為騙貸款那么容易?
還有啊!你知道如果出現“政府代償”之后,會有什么負面后果嗎?我不確定浙江省的創業擔保基金是不是有額外的“寬大措施”。但通常來說,“代償”是比“貸款逾期”更為嚴重的征信不良記錄,會展現在你的征信報告中,表示你曾經有過的較嚴重的違約行為。這很可能意味著只要你一天不還清代償,你就一天無法辦理銀行金融業務,比如車貸、房貸、公積金貸款、信用卡。
你以為等你還完以后,就萬事大吉了?代償記錄與逾期記錄一樣,即使你已經還清了欠款,征信報告中的記錄也會保留5年,在此期間如果你可以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5年之后征信才能恢復正常。這5年內,你辦理金融業務依然會受影響。三高(高級宏觀、高級微觀、高級計量)學明白了嗎?
不過,話說回來,國家目前大力支持創新創業,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果你真的對創業很感興趣,又有很好的創業點子,畢業之后當然可以試一試。江浙滬的民營經濟、創業氛圍一直都不錯,我尤其喜歡浙江。而且,2021年浙江省人均GDP達到11.3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21年、37年居全國省區第一位。2021年7月,浙江研究又起草了《浙江省“擴中”“提低”行動方案》,目標是推動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2022年,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一周年,浙江的未來值得期待!
(作者賈銘為青年經濟學者、秦朔朋友圈撰稿人,研究領域為行為與實驗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