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描述身體不適癥狀的病癥詞有很多,例如肝郁脾虛就是非常常見的一個,那么什么是肝郁脾虛呢?是指“肝失疏泄,同時脾失健運而表現以胸脅脹痛、腹脹以及便溏等為主癥的證候,又稱作肝脾不和證。”本證多因情志不遂等原因引起,那么肝郁脾虛的癥狀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吧。
——肝郁脾虛的癥狀
一般表現為肝郁和脾虛的癥狀,可表現在局部也可為全身癥狀,還會表現在精神上。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看看都有哪些癥狀吧:頭暈目眩、眼干、眼澀、耳鳴、顏面發紅、面色蒼白、舌苔發黃、舌體稍胖或有裂痕、口苦咽干、食欲不佳、大便稀溏、氣短、乏力、畏熱畏冷、體倦乏力、四肢麻木、睡眠質量下降甚至失眠、情緒抑郁、心煩氣躁、食少納呆、咽部異物感、噯氣呃逆、舌尖邊稍紅、脈弦數等。肝區有時有不舒服感,兩脅脹痛、乳房脹痛等都是肝郁脾虛的臨床表現。
如若有以上的其中幾項癥狀同時出現的情況,那么可以懷疑是肝郁脾虛證的表現,就要及時地進行調理治療了,以及查出因為肝郁脾虛的原因是什么,這樣便可以從根本上進行阻斷啦。例如常見的誘因有飲食不節,情志不遂,那么我們就要著重飲食結構的合理化,同時注意調理自己的情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