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達-“師讓學·讀思達”的教改實踐研究

      2022-02-23 14:10:52

      師讓學,讓學生在閱讀、思考、表達的過程中學,讓學生在核心時間內學核心知識,培養核心能力和素養。這是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在教改實踐中,通過不斷摸索、總結、反思、展示,逐漸形成的可操作可推廣的“師讓學·讀思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作為我省首批義務教育教改示范建設學校,早在2017年,該校就申報了《以核心素養導向的教改實踐研究——“師讓學·讀思達”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教改項目。年來,該校在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余文森教授“讀思達”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讓學生在閱讀、思考、表達的過程中學,逐漸形成“五環節五步驟”課堂模式。

      學生閱讀成風

      在當前“雙減”政策背景下,該校這一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學為中心, 較好地實現減負不減質、減負更提質的目標。

      1

      困局

      說起教改的初衷,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校長鄭玉貞難掩內心的激動:“教改不易,但極有意義,而且有趣。只有經歷課堂改革,這輩子才不枉為教育工作者。否則,再長的教學生涯也只是‘一場淡淡的旅行’,沒有留下痕跡。”

      鄭玉貞于2017年9月調任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校長,彼時的城廂一小和全市很多小學一樣,課堂“教多學少”,學生存在學思維惰

      “從觀察、分析的120多節不同學科的課中,我們發現在大部分課堂中,教師的語言占了課堂時間的70%至80%,學生的活動只占20%至30%。‘學校’儼然變成‘教校’,課堂瑣碎低效,偏離了教學本質。”鄭玉貞說,“教師教得主動又辛苦,學生學得被動又無趣,課堂毫無生機智慧可言。一線教師在常年以知識輸出、反復練、搏取分數為目標的教學中心力憔悴,學生學質量低,教師的成就感差。”

      另一方面,由于城廂一小是一所新學校,教師均年齡30歲,教學經驗積累不夠,加上長期沒有名師,教研力量相對薄弱,教師的專業成長空間有限。走出去的少,請進來的又走過場,學生成績上不去,老師們職業底氣也不足。

      此前,城廂一小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打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這一理念放之四海皆準。至于如何“以人為本”,怎么落實,要辦什么樣的學校,實行什么樣的教育,教師們心里也沒底,教學的方向不明確。

      “傳統課堂必須改革。”作為一校之長,鄭玉貞內心堅定。可是,基于學校現狀,課堂怎么改?往哪里改?鄭玉貞一邊思考著這些問題,一邊請來自己的“師傅”林高明老師。林高明是市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也是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力倡“學思行一體,教學創融合”的教研理念。

      “我們在他人和自身的實踐基礎上尋找方向。”鄭玉貞介紹,2005年,她在逸夫實驗小學任副校長時,就曾引入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余文森教授的“先學后教”課堂教學實踐,帶領教師們在課堂上做了一些探索。后來,她幾次跟林高明老師合作備課,明確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收效良好。

      鄭玉貞回憶,請來“師傅”后,他們通過問卷調查,詳細了解教師、家長、學生各方的需求。“你希望在什么樣的學校工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什么樣的學校”“你喜歡的學校是怎樣的”……在這些問題的答案中,該校梳理出了“有光、有趣、有蘊、有愛”的“四有”辦學理念。圍繞“四有”理念,該校開啟探索高效課堂實踐研究之路。

      2

      破局

      “請你們各小組交流預單。”

      “時間到,關于課前準備,怎樣通過朗讀表現人物?請第一組同學匯報一下。”

      “老師,我們小組討論的結果是,可以通過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外貌、語言等特點生動有趣地來展示人物…… ”

      “你們都贊成他對第一題的匯報嗎?有意見相左的嗎?”

      “老師,我修正,……”

      “老師,我補充,……”

      ……

      ▲小組交流預

      日前,在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一間錄播教室里,該校語文教師陳怡佳正在執教一節組內先行課,內容是六年級第七單元的小古文《書戴嵩畫牛》。

      整節課以“讓”為主線,放手“讓”學生說、做、思,時時調動著每一位孩子的參與,展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組合作學方式。同時,教師還細心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兩個人物的不同形象,并通過朗讀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使原本枯燥的文言文教學變得趣味十足。

      ▲教師耐心引導

      “如何讓教師實現教與學的翻轉,把學真正還給學生,這是診斷剖析課堂之后要做的。”鄭玉貞介紹,學校啟動課改后,提出了“師讓學”構想。其中,“讓”是指重心的轉移,把位置、時間、場所、機會盡可能地讓位給學生,讓學生學會主動地學、創造地學、幸福地學,完整經歷閱讀、思考、表達的過程,做學的主人,享受成長的快樂,成為最好的自己。

      “‘師讓學’課堂以生為主,師為導,避免重復,實現精簡高效的學。”該校教師鄭貞真2017年進入城廂一小就跟著課改“變”起來。她形容,過去自己在課堂上就像是一位老母親,擔心孩子吃不飽,總想多喂些食物給他們,常常是自己說得多,一節課把知識內容都填滿,卻忘記考慮事后學生是否消化了。教師課堂上教得多,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卻不夠,這樣其實學生學得反而少。現在的她更愿意停下來,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學過程。

      當天,這節語文組內先行課現場還有該年級的其他4位語文教師。他們組成觀課團,專心聽課,認真記錄,靜心思考,不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課堂瞬間。課后,他們根據陳怡佳教師的先行課,就課堂組織教學交流了自己的聽課感想。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發表建議,交流思考。

      高效課堂展示

      這也是該校務實開展“磨課”活動,致力磨出高效課堂的一個縮影。

      城廂一小分管教學的副校長謝智孟介紹,為了進行深度備課,針對一個課題的備課過程,學校采用“三備兩研”教研模式。其中,一備是年段學科教師個人初備,其中有一人主備,形成“備課1稿”;接著,通過集備研討形成“備課2稿”,這是“一研二備”;然后,主備人根據“備課2稿”上先行課,同年段教師聽課后再次研討,由主備人整理生成“備課3稿”;最后,各教師根據“備課3稿”,針對學情,三備調整,為自己班級所用,這是“三備”。

      為了跟蹤監測“三備兩研”磨課效果,學校出臺“先行課即公開課”制度,即每周每個學科每個年段的先行課必須在學校錄播室和U型教室上課,校領導和教研人員、全校教師都可參與先行課的聽課和課后研討。

      在打磨課堂教學細節方面,該校也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完善、總結相關教學方法和策略。 2018年4月,將原來“讓學”課堂教學8個“三字經”策略增加完善至18個,分別是:好關系、明目標、主問題、大模塊、導學法、力合作、促自主、師讓學、煉思維、誤轉悟、激興趣、構聯系、善傾聽、樂反思、拓資源、做中學、因學教、重反饋,這些也都是課堂的核心要素。

      “三字經”的擴展,要求更細了,目的更明了,操作更強了,讓“師讓學·讀思達”課改的基礎扎得更牢了。據介紹,這18個“三字經”策略,分配給學校18個研究團隊。每個團隊有一個核心成員作為“領頭羊”,帶領不同學科和年段的二至三個教師,專攻該策略的研究,通過翔實的數據實證研究,推動教研活動。其間,學校進行階段跟蹤,不定期組織團隊分享會,一學期后按團隊分主題進行分享比賽,調動積極

      為了讓教研工作常態化,讓“師讓學·讀思達”課改進入常規化運作狀態,該校還對教學常規工作進行了精細化改革,一改教案為“三單”導學案,二改備課形式為“三備兩研”,三改作業為校本作業。2018年5月,在全市推動高效課堂的大背景下,該校參考精英中學“6+1”課堂,逐漸建構課堂模式,至2018年底,最終形成可初步推廣的課堂教學“五環節五步驟”教學模式,即課前導讀或預學檢測、出示學目標、大模塊教學、對標反思、課堂檢測。其中,大模塊教學環節圍繞主問題組織了“五步驟”,包括出示“學提示”、學生自學、合作學、全班交流、統整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還搭建臺,實施跨縣區、跨地市校際聯盟互動。從2018年5月開始,先后有4個外地市數十個學校及市內跨縣區十幾個學校加入這一模式的實踐研究,各校老師展示研究成果,促使聯盟體協同共進。

      3

      新局

      什么是高效教育?在鄭玉貞看來,高效課堂是有明確的課堂學目標,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學生運用學方法、策略進行自主合作學、掌握學科核心知識,解決核心問題,形成核心能力、核心素養的課堂。

      本著這一教育理念,城廂一小教改之路越走越堅定。學校積極創新課程設置、教學組織方式、教學方法,讓所有教師從以教為主的講授型向以學為主的探究型1.0課堂模式轉變。

      2020年起,學校著力創拓課堂內涵發展,倡導深度學,培植學科課程素養,提升學生學品質,基于學科主問題的情境、綜合研究,著眼于學生思維策略、思維程序的建構與運用,引領學生從學1.0版向2.0版的轉型升級,由此打開學校發展新局面,也帶來新變化。

      一是教育理念的認可。2018年11月,在該校發放的1500多份家長和學生問卷調查中,有83.5%的家長表示孩子很喜歡新的教學方式,77.6%的學生覺得自己的學業有進步,80.12%的孩子預時能獨立查找資料認真思考完成,88.87%的學生在課堂中愿意參加合作并展示。

      二是課堂行為的變化。課堂上從“不懂的學生及學生的不懂”開始,走進學生、傾聽學生、激勵學生、引導學生。

      教師集體備課

      三是教研方式的改變。首先是備課的變化。備課是共同體針對“主問題”進行協同備課,一起成長。其次是評課的變化。從關注教師的教轉為關注學生的學,從客套敷衍轉為獻謀獻策、共同提高。特別是自從承包教研后,教師們都有自己的研究任務,在觀課評課時,大家就集中研究自己的“三字經”主題,在評課時就自己的主題研究發表意見,教研針對實效強多了。

      四是教師專業的成長。四年課改,教師們一個個成為“讀思達”高效課堂的“土專家”,面對不斷前來學的外地市跟崗老師,他們從理論到實踐都能侃侃而談。

      五是學生能力的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學之后,特別是有了“導學單”之后,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學力較之前大幅提升。

      在這一學模式中,學校教師明顯感受到,學生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知識儲備、人文底蘊得到較大提升;在自主合作過程中,學生學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在小組合作中,每個人的學責任更加明確,在合作分工中學會了擔當……在實踐研究中,孩子們逐漸博學、自信、陽光,核心素養不斷提升,學生整體面貌積極向上。

      六是學校輻射的擴大。年來,該校共迎接各地前來研討交流人員2000多人次,學校教師應邀前往南安、寧德、鄭州等地交流45人次,共申報“讀思達”各學科省級課題7個。

      七是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從原來的教學力量較為薄弱,升級為城區較為知名的窗口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莆田市教學質量管理先進學校”。

      學思踐悟

      莆田一中教師郭麗華: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何建琴老師在執教《四季之美》這一課時,學生的時間占有率達到了30分鐘,始終處于學的緊迫感狀態,注意力更集中,學效果也更加高效。

      莆田五中教師李麗陽:課堂上,老師通過檢查課前預學單,指出學生的優缺點,讓孩子們對課堂目標清晰明確,學有所獲,學以致用。教師還以情感體驗法,教會學生根據文字想象畫面,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南方中學教師朱雪芳:這節語文課將課文的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在重視閱讀,感悟和品味之外還教會了孩子們“建構方位、浮現景物、融入經驗”等六種景物擴寫的方法。

      關閉
      精彩放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亚洲youjizz|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亚洲JIZZJIZZ妇女|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