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五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敦促歐洲央行上調利率后,5月21日,林德納再次發聲,呼吁歐盟加強財政紀律,控制開支。
林德納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歐盟成員國現在背離《穩定與增長公約》(簡稱《公約》),但它們實際上不應該這樣做。”
《穩定與增長公約》是為了保證歐元的穩定,防止歐元區通貨膨脹而制定的。根據其規定,歐元區各國政府的財政赤字不得超過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公共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若一國財政赤字若連續3年超過該國GDP的3%,該國將被處以最高相當于其GDP之0.5%的罰款。
在歐洲經歷新冠疫情初期,經濟產出崩潰,載有歐盟財政規則的《公約》被擱置。隨著疫情后經濟逐漸復蘇,歐盟委員會預計將在明年初重新實施這些規則。
但俄烏沖突以及隨之而來的能源價格飆升導致歐盟將《公約》再延長一年。
林德納在本周舉行的G7財政部長會議時發表講話,暗示歐盟其他國家應該向德國學習。一些成員國一直在倡導改革,稱某些戰略性的政府支出——例如國防投資或緩解氣候變化,應該得到優惠待遇。
但林德納明確表示反對,并警告稱,不要將暫停《公約》視為重新考慮整個歐盟規則的機會。他表示:“延長《公約》的決定不應被視為一個先例或財政規則改革的前奏。”
他承認,在實施這些措施的方式上存在“更大靈活性”的空間,但堅稱歐盟需要“一條長期可靠的途徑,以減少國家債務”。
林德納認為,歐盟需要迅速采取行動,以恢復宏觀經濟穩定和他所稱的“中性財政立場”。
他警告稱,一些歐洲國家在疫情期間積累了太多債務,現在必須努力修復它們的公共財政,特別是在歐元區通脹不斷上升的背景下。
他說:
“如果你看一下數據,你會發現我們需要停止擴張性財政政策,停止用這些大型政府支出計劃干預市場經濟,并且我們必須削減預算赤字。”
同時,他表示反對歐盟通過發行新的債券來滿足烏克蘭的融資需求,歐盟的基金應該要幫助成員國從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中重建。
林德納提出,歐盟各國政府應考慮動用俄羅斯凍結的外匯儲備,以支付戰后重建烏克蘭的成本。本月早些時候,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Josep Borrell也提出了這一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