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前三個交易日,A股大致走平,上周四,受外盤大跌影響而大幅低開,但最終悉數收復失地,上周五,A股進一步大幅上攻,各大股指大多以光頭陽線作收。外圍方面,美股上周五尾盤快速拉升,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納指跌0.3%,上周累跌3.82%,創周線7連跌,續刷連跌紀錄;標普500指數漲0.01%,上周累跌3.04%,創周線7連跌,為2001年來最長連跌紀錄。
5月23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滬指高開0.12%,深成指高開0.12%,創業板指高開0.20%。港股方面,香港恒生指數開盤跌0.52%。恒生科技指數跌0.96%。小鵬汽車跌超4%,阿里健康跌近3%,阿里巴巴跌超2%。
截至上午,A股三大指數小幅震蕩走低,盤面上,鋼鐵、有色、煤炭等周期股集體走強,猴痘概念股大漲,北上資金凈流出超40億元。
周期股走強,有色、鋼鐵、煤炭等大漲
5月23日,周期股全面走強 有色、鋼鐵、煤炭等板塊大漲。截至發稿,鋼鐵板塊方面,金嶺礦業(000655)、大中礦業等漲停。有色板塊方面,閩發鋁業(002578)、和勝股份(002824)等漲停。
消息面上,據中國白銀網援引印尼商報稱,印尼投資部長兼投資統籌機構(BKPM)主任巴利稱,政府今年將禁止鋁土礦和錫出口,以支持礦業下游化建設。印度政府于5月22日起將不同鐵品位和品種的鐵礦石出口關稅上調至45%-50%不等。
華泰證券(601688)發布報告稱,5月A股反彈條件進一步延伸:上海復工節奏明晰;5年期LPR大幅調降;美債利率見頂回落。用長端利率、PPIRM同比、PPI同比、CPI同比的價差趨勢,三季度制造板塊的盈利與股價變化有望更顯著;從分子分母兩端來看,制造主導的成長型周期股有望繼續跑贏大市;因此,繼續挖掘當期財報有變化+遠期需求確定性高+長線資金加倉的中游制造。
知識產權概念爆發
知識產權概念股23日盤中強勢拉升,截至上午,讀客文化、中原傳媒(000719)、康辰藥業(603590)等多股漲停。
消息面上,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時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基本貫通各類文化機構的數據中心,基本完成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躍上新臺階,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文化數字化生產力快速發展,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優秀創新成果享譽海內外。
國金證券(600109)表示,隨著新基建政策出臺,相關人工智能、5G、數據中心建設等成為驅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技術基礎。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的實施及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的發展,有望創造新的線上線下消費場景、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機、激發文化消費潛力、增強民族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等。
A股3-4年周期的大底部已出現
對于當前市場走勢,海通證券(600837)策略團隊5月22日研報指出,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以來中美股市相關性上升,但仍是弱相關,其中A股跟跌現象明顯。今年4月底以來美股急跌后A股未跟隨式下跌,源于中美兩國經濟周期錯位以及股市估值位置不同。A股3-4年周期的大底部已出現,積極因素在累積,現階段新基建更優,如數字經濟、低碳經濟,未來逐步重視消費。
中金展望后市,重申市場在政策、估值和資金情緒等方面都具備偏底部的一些特征,市場已經具備中線價值;市場環境依然有一定挑戰,后續更多上升空間則需要更多積極的基本面催化劑。尤其是盈利預期的環比改善可能較為重要,在國內“穩增長”加碼和海外增長下行的背景下,未來重點關注國內基本面的疫后修復力度,重點包括房地產、消費需求等。
招商策略研究認為,5月5年期LPR調降15BP超預期;4月降準落地,超額流動性加速改善,同比增速回升至35%,處在歷史較高水平;4月M2增速繼續回升10.5%,顯著高于名義GDP增速。諸多信號都預示資產價格有上行的動力。流動性的充裕給A股帶來了重要支撐。盡管目前有諸多對經濟不利的因素,但是資金布局資產增值似乎已經開始。A股已如期企穩回升,逐漸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穩增長是當前重要主線,沿著新開工和施工提速受益板塊及疫后經濟活動恢復主線的傳統周期品、新能源基建等板塊可以予以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