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其中提到,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包括,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支持繳存人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租賃住房,繼續支持城鎮老舊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
對此,植信投資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表示,《意見》內容從供需兩端發力,加大住房消費支出的能力。一方面《意見》提出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住建部計劃全年能夠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新籌集公租房10萬套,棚戶區改造120萬套。央行和銀保監會此前也表態,針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金融支持不納入房貸集中度管理,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金融供給力度,預計今年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將迎來大發展。另一方面《意見》提出擴大公積金貸款使用靈活度,以求滿足居民住房需求。年初至今,數十個城市通過各種方式放松公積金政策,包括下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
考慮到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宏觀調控政策正從多方位發力。其中,房地產行業是我國經濟最為重要的行業,對GDP、投資和消費的貢獻是巨大的。2021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達到18.2萬億,當年GDP為114.4萬億,房地產銷售占GDP的比例為15.9%;疊加其他相關領域占GDP的比例可能接近30%,因此,對租賃住房和老舊城區改造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動房地產行業企穩回升,這對擴大公共消費和實現穩增長目標而言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