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600938.SH)上市交易共6天,漲了4天,跌了2天,股價從10.8元來到14.8元。在大盤萎靡不振的情況下,這一新股的表現十分搶眼。
中海油在港交所上市已有20余年,對于此次的回歸,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對記者表示:“中海油回歸A股是我國紅籌企業回歸境內資本市場戰略部署的體現,作為國內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運營商及天然氣生產商,中海油的回歸有利于精準對接國家能源政策,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承擔起服務國家能源戰略的使命擔當。”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中海油的回歸一方面可以降低自身對境外資本市場的過度依賴,另一方面通過在A股再上市也可以提升公司股票的流通性及融資能力。
“三桶油”齊聚A股
中海油此次發行價格為10.80元/股,發行數量為26億股,發行總數約占公司已發行股票總數的5.5%,擬募集資金280.88億元,主要用于圭亞那Payara油田、流花11-1/4-1油田、陵水17-2氣田等油氣田項目的開發及補充流動資金。中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公司已經建立了完整的海上油氣勘探開發生產技術體系,隨著募投項目的陸續投建運營,中海油的油氣儲量和產量的規模將大幅提升,公司的主營業務競爭力也將進一步增強。
得益于國際油價上行和良好的成本控制,中海油2021年的業績再創歷史新高。2021年中海油實現營業收入2461億元,同比增長58.3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703.2億元,同比增長181.73%。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中海油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90億元-830億元,同比增長32%-58%,實現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約為233億元-273億元,同比增長61%-89%。
此次中海油在A股公開募集資金,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也參與其中,二者均獲得中海油1.85億股的戰略配售股,隨著中海油在上交所的成功上市,至此,“三桶油”齊聚A股。
重點布局新能源
在“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業務有望為中海油的業績帶來增量,近年來,中海油加速了向新能源領域的布局。
一方面中海油著重提升其天然氣產量的占比,推廣岸電工程實施、加大節能減碳等新技術的應用,另一方面重點培育以海上風電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加大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效益化發展,積極探索分布式能源、地熱能、氫能等清潔能源的發展。
據企查查顯示,4月13日中國海油還正式成立了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分公司致力于海上風光發電等項目的建設。根據規劃,到2025年中海油計劃獲取500萬千瓦-1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資源,預計到2025年,其對新能源業務的投入將達到全年資本開支的5%至10%。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三桶油”相繼加快了向新能源領域布局的步伐。中國石油董事長戴厚良在2021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將按照三步走的總體部署,推動實施綠色產業發展布局,推動公司向油、氣、熱、電、氫綜合性能源公司的轉型。中國石化也表示,公司積極布局氫能、光伏、充換電等業務,加快能源低碳轉型步伐。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認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已是人類共同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石化能源已處于高度繁榮的階段,行業紅利正在消失,業績增長乏力,而新能源方興未艾,各種解決方案層出不窮,三桶油根據市場細分和多樣化消費需求,向氫能、光伏、充換電業務等不同新能源細分市場布局,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之舉。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三桶油在新能源領域早有布局,在雙碳目標下,三桶油加速向新能源布局,是加快綠色產業發展,推動業務戰略轉型的需要,我國富煤少油的能源稟賦決定以煤為核心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不會改變,傳統能源向低碳化改造,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可以為企業業績帶來增量,促使傳統能源企業向油氣電等綜合性能源公司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