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胃以降為和,而當胃部的氣機逆轉向上時,也就會導致一系列病癥的發生,這也就是所謂的胃氣上逆,患者多會有嘔吐、打嗝、腹脹、食欲不振等癥狀表現,對于此病,是可以通過按摩、飲食、藥物等方式來進行改善的,那么胃氣上逆按摩部位都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胃氣上逆按摩部位
1.下脘穴
(資料圖)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
按摩方法:將食指和中指并攏,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按揉下脘穴3分鐘,就可以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功效:疏導水濕
2.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按摩方法:用手指的拇指螺紋面或靠近指甲的前端,放置在足三里穴處,以肘部的力量帶動腕力前后擺動,或從足三里穴往下推動
功效:生發胃氣,燥化脾濕
3.陷谷穴
位置:在第二、三跖骨間,第二跖趾關節近端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對準厲兌穴進行掐按,每次1-3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解表,和胃行水,理氣止痛
4.中脘
位置: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
按摩方法:在按中脘穴前患者先吸氣屏住呼吸,使用拇指的指尖按壓中脘穴約5秒鐘,然后松氣停止按壓,動作一般可以反復持續5-10分鐘
功效:疏肝養胃,消食導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祛眼袋,養顏美容,延緩衰老
5.豐隆穴
位置:位于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按摩方法:拇指指腹按揉豐隆穴3-5分鐘,或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膚進行按壓,以局部出現酸脹感為度
功效:消食導滯,消脂
以上就是對胃氣上逆按摩方法的一些介紹,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介紹,胃氣上逆患者平時可以適當按摩這幾個部位,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延伸閱讀:
關于腸胃功能失調按摩部位你了解多少? 緩解胃脹氣可以按摩的部位有哪些?按摩以下四個穴位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