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企業出海,不止是到國外變“奢侈品”的老干媽辣醬,也不僅僅是在國外流行的酷炫國產智能手機,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正在加快海外業務擴張的腳步。
4月25日,亞馬遜云科技(AWS)中國區商用市場事業部總經理李曉芒在媒體溝通會上對媒體記者說,數字經濟出海的第一波主流,是來自游戲、視頻、短視頻等數字化產業公司的“數字化出海”,第二波則是傳統互聯網領域向傳統行業滲透的“出海數字化”。
而在“數字化出海”到“出海數字化”的變化中,中國企業出海的道路越來越寬,走得也越來越遠。在這條路上,公有云服務也正在扮演越發重要的角色。
出海面臨新挑戰
與以往外界對“跨國企業”規模大、財力強的刻板印象相比,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嘗試出海。
李曉芒告訴媒體記者了解,在第一波“數字化出海”中,網易游戲、虎牙、德比軟件等公司,都是利用AWS開拓海外業務。而與“數字化出海”的企業相比,第二波“出海數字化”的群體更加龐大。
“既有在各行各業里面歷經了十幾年、幾十年磨煉的傳統企業,借助數字化技術,開啟海外業務的創新和轉型。也有借助數字經濟帶來的新業態,開始進入海外的新成員,例如來自智能設備、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企業。”李曉芒說。
在這背后,去年7月,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印發《數字經濟對外投資合作工作指引》(下稱“指引”)曾明確鼓勵中國企業積極融入數字經濟全球產業鏈,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優化數字經濟走出去布局。
不過,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海外,面對新的市場,新的游戲規則,中國企業也面臨許多新挑戰。
安全合規是其中最基礎的要求。亞馬遜云科技中國區數字原生事業部總經理梁巖舉了一個在歐洲站點賣書的例子,“雖然中國書便宜,但是在安全合規上要做很多事情。試想一下,如果從中國發貨,購書人的信息傳回來,就是跨境傳輸。所有的安全合規都要考慮到如何在不泄露隱私數據的情況下達成業務要求。”
他認為,對出海中國企業的一大挑戰是,在全球的視野下,企業的業務模式如何能夠在跨地區與各國不同法案的情況下,做好成本優勢控制,“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不僅僅是商務問題,是綜合的業務模式的問題。”
網易游戲云解決方案技術負責人孫國良則對媒體記者表示,出海面臨的挑戰之一,是面臨全球化的網絡,“在服務性能和彈性上面,能否跟國內基礎設施保持相似或者更好的性能”。
此外,他還認為,因為海外基礎設施不是自己構建,也面臨更多安全性方面的挑戰,以及如何能夠快速拓展網易游戲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行。
云計算能否成解藥
面對中國企業出海遇到的新挑戰,相對更便捷,成本也更低的公有云,正在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李曉芒認為,云計算是出海企業進行全球化思考、本地化運營一個重要的手段,“按需付費”的彈性模式,也能讓沒有雄厚研發實力的中小企業,用較低的成本來利用先進技術,降低出海的門檻。
梁巖還表示,在技術層面,最早的三件套是“計算+存儲+網絡”,但是在下一發展階段,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而在可靠性上方面,據記者了解,許多企業在出海,并不止于一個國家,不止一個地區,因此需要云計算廠商給它提供基礎架構,能夠為全球業務服務,隨時做資源的調配,滿足不同的區域要求。
李曉芒告訴媒體記者,亞馬遜現在在全球26個地理區域,覆蓋245個國家和地區,“不管客戶在哪兒,都能找到一個離你最近,能給你提供最便捷服務和安全合規的一個數據中心。”
AWS 目前是全球第一大云計算廠商。Gartner對2021年全球云計算(IaaS)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這一市場從2020年的642.9億美元增長至908.9億美元。其中,亞馬遜AWS以38.92%的份額排名第一,但相較去年微跌。
而從營收利潤指標來看,亞馬遜AWS在 2021年的總營收為622.02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全年營業利潤185.32億美元,營業利潤率接近30%。
不過,在增長迅速的中國公有云市場,AWS的優勢并不明顯。去年7月,AWS還曾宣布它在中國的戰略是“全球優勢,植根本地”。
IDC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在國內公有云市場(IaaS+PaaS),阿里云以接近38%的份額排名國內市場第一,騰訊云和華為云分別以11.2%和10.9%的份額排名二、三位,排名第四的電信天翼云占有8.3%的份額,而AWS僅以7.5%的份額位列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