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吉林省統計局發布一季度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一季度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為2576.23億元,按不變價核算,同比下降7.9%。
同一天,新疆也公布了一季度經濟“成績單”。今年一季度,新疆實現生產總值(GDP)3975.30億元,同比增長7.0%,高于全國2.2個百分點,增速位列全國之首。
至此,除西藏外,全國30個省市公布了一季度“成績單”。
從增長速度來看,新疆以7.0%的增速領跑全國,江西以6.9%的增速名列第二,湖北、福建以6.7%的增速并列第三,貴州增長6.6%,位列第四。
一個亮點是,一季度破萬億的省份則增加至11個,較此前增加3個。在已經公布“成績單”的30個省市中,有22個省市一季度GDP增速跑贏全國,北京則與全國增速持平。
“得益于我國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本輪疫情較嚴重的地區主要局限于上海、吉林長春兩地。不過,本輪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值得警惕。從本輪疫情控制較好的廣東來看,4月中旬以來疫情受控后,整車貨運流量指數恢復緩慢,較正常水平的差距低25%左右,主要因為疫情受控后封控措施可能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動態清零’對經濟產生持續沖擊,這也意味著需要政策進一步發力,尤其是優化疫情管控策略。”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對記者表示。
中西部省市領跑全國
在跑贏全國的22個省市中,除了新疆、江西、福建、湖北四個“三甲”外,還有貴州、山西、湖南、海南、內蒙古、黑龍江、四川、云南、甘肅、山東、安徽、河北、重慶、寧夏、浙江、陜西、青海、廣西等省份,其中,有8個省份增長6%及以上。
一個亮點是,今年一季度,中西部省份普遍表現良好。
比如,江西一季度GDP為7320.5億元,同比增長6.9%,居全國第2位,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較上年擴大1.4個百分點,實現強勁開局。
其中,江西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6%,高于全國6.3個百分點,較上年擴大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9%,高于全國5.6個百分點,較上年擴大0.4個百分點;進出口總值增長29%,高于全國18.3個百分點,較上年擴大16個百分點。
江西省統計局局長方向軍分析,江西經濟發展韌性好、潛力足的特征沒有變,經濟穩定恢復和轉型升級態勢沒有變,一季度經濟運行呈現出“穩、進、新、好”四個特點。與去年同期相比,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占比分別下降0.9和1.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占比提高了1.9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占比繼續提升;在促消費方面,圍繞元旦和春節假期促消費,江西全省舉辦各類促銷活動1500場,各地政企發放餐飲、零售等各類消費券近3億元,極大激發了居民消費潛力和消費熱情,最終消費增長居全國第1位。
在湖北,新動能則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湖北GDP總量首次突破5萬億元,達到50012.94億元,排名超越福建,重回全國第七。
今年一季度,湖北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2.7%,規上工業利潤增長8.1%,規上服務業營業利潤增長39.3%,光纖、光纜、鋰離子電池產量分別增長26.0%、24.5%、30.1%。
同時,消費也迅速回暖,帶動經濟整體走強。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43.3%、39.2%、12.6%。
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今年一季度,山西跑出了6.5%的好成績,其中山西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0%,超過全國4.5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長11.1%,制造業增長11.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8%;從煤與非煤看,煤炭工業增長11.4%,非煤工業增長10.6%。
“今年一季度,中西部地區沒有發生大規模疫情反復的情況,這為一季度經濟增長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對記者表示。
疫情沖擊仍是經濟趨緩主因
從排名來看,廣東、江蘇、山東的三甲地位沒有變化,從第四名至第十名分別為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上海以10010.25億、3.1%的成績,成為一季度“萬億俱樂部”的老幺,名列第11。
由于疫情爆發,3月開始,上海受到較大沖擊,并在4月份達到高峰。截止到4月27日,上海累計確診53.56萬例。預計二季度上海經濟會受到較大幅度拖累。因此,上海一季度經濟前穩后降,穩中趨緩。
從沖擊來看,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地區之一是天津。
天津是全國首個遭受奧密克戎襲擊的城市,而且持續影響了三個月。沖擊之下,天津的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跌了0.6%。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制造業下降3.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4%。
服務業方面,天津一季度金融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1%,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0%,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下降12.7%。同時,一季度天津的固定投資下降了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9%。
綜合影響之下,天津一季度增速僅為0.1%,暫時位列倒數第二。
此外,吉林則以-7.9%的增速,成績單一季度墊底。
吉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寶宗介紹,3月初吉林省多點暴發疫情,長春市、吉林市以及琿春市、長春市九臺區多地實施城市靜默管控措施,多個市(州)經濟社會發展也因散發疫情受到沖擊。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5.40億元,同比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41.37億元,同比下降11.6%;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559.46億元,同比下降7.5%。
“本輪疫情較嚴重的地區主要局限于上海、長春兩地,近期長春疫情好轉,上海社會面新增病例下行,但仍是全國疫情的核心。當前防控力度加強,各地防控措施更加果斷迅速,預計4月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將大于3月。”熊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