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國自動駕駛乘用車市場數據追蹤報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國內L2級自動駕駛在乘用車市場的新車滲透率已達23.2%;其中,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達35.0%,遠高于燃油車市場19.9%的滲透率。汽車之家研究院最新的一組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L2級以上智能汽車銷量將超過1000萬輛,相應的智能汽車滲透率將達到49.3%(2018年僅為3.2%)。
從行業大環境看,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新變量,幾乎所有科技公司和整車廠都在和時間賽跑。
L2級自動駕駛成關鍵配置
工信部將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為0-5共6個等級。L2級自動駕駛,需同時具備縱向及橫向控制功能,可在允許情形下同時“解放”駕駛員的手和腳。由于目前法律法規不允許L3級的量產車部署,多數以此作為獨特功能賣點的車企,在部署相應功能時多采用L2+或L2.5的表達。
“近年來,汽車廠商為了打造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實現競爭的差異化,在可達L2級自動駕駛的主動安全配置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隨著汽車產品周期的更新,預計未來的投入將繼續加大。在消費需求方面,隨著智能網聯和L2級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日趨成熟,預計中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將有更高的接受度。”國際數據公司IDC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研究總監李連風表示。
記者通過對市場在售車型的梳理發現,傳統車企中豐田對L2級自動駕駛的布局最為全面,產品譜系中10萬元以上的車型除個別入門版本基本全系裝配。本田的多數車型僅覆蓋高配或頂配版本,但產品譜系中下至飛度,均有可供選擇L2級自動駕駛的版本。可以看到,豐田與本田對L2級自動駕駛相關功能的定位仍然是安全輔助系統,但日產、大眾等更傾向于突出其科技的一面。
值得注意的是,L2級自動駕駛幾乎成為了新能源市場主力車型的標配。日前宣布停產燃油車的比亞迪在其王朝系列的高端車型中,就大量裝配了L2級自動駕駛,尤其是漢、唐兩大主力車型上更是實現了全系標配。而自造車新勢力誕生以來,自動駕駛就是其競爭的高地。特斯拉、理想一直是全系裝配,小鵬則是維持著對高配版本的覆蓋,蔚來的策略是高配原裝加低配選裝。
“雖然大量車型在功能的實現上早已超過L2級別的基本要求,且部分車型已經裝配足以支撐L3級自動駕駛的硬件配置,但法規的限制尚未對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完全放開,乘用車市場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在當下仍圍繞L2級展開。在此背景下,L2級的汽車產量在當前及未來預期漲幅可觀。”李連風認為。
科技公司與整車廠捆綁發力
“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良好,科技公司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與多家汽車廠商開展積極合作。與此同時,車企從供應鏈安全的角度考量,也傾向于招募多家技術供應商。未來的市場競爭需要標準化、模塊化、開放性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車廠也需要利用數字化手段優化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以應對未來市場的動態競爭。”IDC中國智能汽車領域研究經理王博對記者表示。
目前,自動駕駛呈現兩種商業化模式,一種是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基本以L4及以上自動駕駛為研發目標,以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為主;另一種是傳統車企通過合作或并購的方式與科技公司實現軟硬件的融合,快速實現量產上車。
“行業主流不再是傳統的主機廠+供應商式的合作模式,而是通過量產訂單+投資的產融結合,形成更深度的合作模式。”禾多科技合伙人、高級副總裁蔣京芳表示,在她看來,除了自主研發自動駕駛的造車新勢力,一大批傳統車企正在突圍,不可能每家車企完全自建團隊、搭建系統,也不會出現只剩幾家車企的寡頭局面,自動駕駛公司將因此迎來機遇。
但要想奠定行業地位,這些科技公司還需要找到更多的量產合作伙伴。禾多科技創始人、CEO倪凱認為,到2025年自動駕駛行業將會誕生2-3家提供量產解決方案的頭部公司,在這之前,公司需要思考如何贏得訂單,完成數百萬量級的交付。
可以看到,科技公司與車企的合作已開始加速。Momenta與上汽合作的首款車型智己L7預計今年5月開始交付,可提供泊車、高速、城區等場景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毫末智行預計在今年年底將輔助駕駛系統(包括高速NOH、城市NOH等)落地在長城汽車34款車型上;4月21日,比亞迪宣布正式與地平線達成定點合作,將在其部分車型上搭載地平線自動駕駛芯片征程5,打造行泊一體方案,實現高等級自動駕駛功能。
“方向盤后無人”已成現實
4月28日,北京發放無人化載人示范應用通知書,百度成為首家獲準企業,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正式開啟無人化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記者了解到,百度首批投入了10輛無人車,后續計劃再增加30輛無人車。相比此前“自動駕駛出租車”在主駕駛位上配備安全員,這次則是試點開放副駕駛有安全員的無人化載人,這意味著“方向盤后無人”的L4級自動駕駛服務在中國超大城市正式放開。
除了百度等一眾本土公司,傳統汽車巨頭也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4月28日,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全新軟件公司CARIAD于正式公布其中國戰略。CARIAD首席執行官Dirk Hilgenberg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發展前景的移動出行市場之一,中國子公司的成立是CARIAD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顯示了CARIAD對中國市場和當地消費者的堅定承諾。”據悉,CARIAD中國子公司將與歐洲總部共同開發一個適用于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統一且可擴展的軟件平臺,以滿足不同市場的特定需求。整個技術棧將于2025年左右推出,并預搭載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CARIAD在中國共有600多名員工,預計到2023年底前人數將翻番,其中90%以上將是本土軟件人才。與此同時,我們正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合肥組建研發力量,逐步構建一個全國分布式研發網絡。”大眾中國相關負責人向介紹。
韓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里這樣寫到:“時代總裹著你往前走,無論你多么喜歡諾基亞,你總會用上蘋果;無論你多么喜歡膠卷,你總會用上數碼;很多人喜歡老款汽車的經典與韻味,品玩一番,贊不絕口,然后開著新款車回家”。不管你是否已做好準備,自動駕駛時代已經撲面而來。